王春辰:从文化意义上解读当代艺术回归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12-15]
群展“未来的回归: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近期在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布罗德美术馆开幕。展览筹备了有两年的时间,有别于先前国际上对国内当代艺术冠以的符号化、波普化、民族化的标签,展览将中国历史的传承和当下飞速发展中面临的种种未知可能以25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做出视觉性的诠释。告别以往从形式观看上各种简单粗暴的被定义,此次展览以现象学、历史学的切入点出发,用将近半年的展期向美国的观众解读一个比他们所想象更复杂丰富的中国当代艺术。北京商报记者在展览开幕后对策展人王春辰进行了采访。
北京商报:您在两年前策划这个展览的初衷是什么,选择在美国举办是否有特殊的考虑?
王春辰: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越来越是一个全球的事件,它不再仅限于中国国境之内。对它的关注、兴趣和研究无论从学院的课程开设,还是美术馆的展览(当然也包括艺术市场)已经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做的事,但是从严肃的学术层面上展开的研究,却仅仅是开始。策划这个展览是希望人们从多角度去了解研究中国的当代艺术。
之所以在美国,是因为2011年我去美国考察美术馆,与当时正在兴建的布罗德美术馆建立了联系,他们希望这个新美术馆是一个世界性的美术馆,自然希望中国的艺术是其中一部分,因此布罗德美术馆邀请我做特约策展人,来策划关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展。特别是该大学有中国留学生4000多人,中国的因素和影响越来越重,关于中国的话题和研究也必然越来越多。
北京商报:展览开幕之后在美国那边的反响如何?
王春辰:展览获得了美国媒体和观众的积极响应,纽约的《Surface》做了长篇专题报道,登载了缪晓春、金阳平、刘力宁、孟柏伸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当地的报纸、电视台和电台都有介绍和报道。特别是经过这段展览时间,美术馆决定继续收藏这四位艺术家的作品,以此来建立他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馆藏。大学和美术馆也为这个展览组织了一系列的讲座、对话和电影播放。
北京商报:展览的三个单元:“文化与再测绘”、“现实与可能”及“未来与想象”从字面上对观者可能有些抽象,它们彼此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
王春辰:观看或研究中国,必然涉及中国的文化,这是一个有历史和传承的文化体。但今天它已经变成另一种面貌和状态,如何去分析、认识和理解,就成为认识中国的一个切入点。现实每天发生着变化,任何可能的发展和路径都展现在我们眼前,它们对未来意味着什么呢,这对于中国和国际上的人士,都充满了想象。一个展览不可能给出答案,但艺术的形态表现可以视觉化这些话题的思考和借喻。
北京商报:作为策展人,您似乎有意回避从视觉和艺术形式来解读这次展览,主题所提出的“回归”于当下的时间点来说,有哪些特别的意义?
王春辰:艺术形式及其视觉的背后蕴含着文化因素和社会现实的语境,它们不是孤立地被解读或观看,否则美国观众无法明白这些艺术形式及其视觉表现的意义和缘由是什么,正如我们去了解、研究西方艺术时也是这样。而“回归”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自觉的期盼。我们今天的文化现实还需要改善和前进,我们的艺术创造和生态也有许多待充实完善的空间,既不能盲目,也不能自大,但要有一种信念和意志去做创造的文化实践。
北京商报:您在策展文字中指出对于当代艺术来说,普通的观看是远远不够的,需深入其内部进行现象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这是当代艺术之于一个学术研究者的存在。但在普通观众面对一件当代艺术作品时,似乎永远存在着理解上的时间差,这种现象是否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王春辰: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观众的积极探讨,会得到改善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变化了的现象总是滞后于被理解的时间。只要我们坚持去做,当代的文化艺术会逐渐变成一种常识和知识,即使在今天这些都显得非常缺乏。
北京商报:此次展览您有着央美美术馆研究员和布罗德美术馆特约策展人的双重身份,展览是中美两所学院美术馆的一次交流,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从西方价值观逐渐向自身内部深入后,以一个学术群展的姿态在美国的亮相,您如何看待此次展览的重要性?
王春辰:今天的我们需要做更多严肃的学术研究工作,才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加深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而策划这样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包含更广泛的研究项目,以多元的面貌在美国美术馆界及学术界建立一种多方位观察中国艺术的通道。这个展览会成为布罗德美术馆长期开展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一个起点,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也成为密执根州立大学开启的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领域。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