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观点

解读画家弗朗西斯·培根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5-04-28

  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商务印书馆《艺术的告白:培根谈画录》新书首发式日前在京举行。该书旨在为读者解读画家弗朗西斯·培根。

  《艺术的告白》是画家生前的最后一次访谈。1991年,在法国巴黎的培根画室,法国艺术史学者米歇尔·阿辛博与培根从挂满墙上、散落地上的照片谈起。培根谈到自己的艺术理念与绘画实践,其他画家如梵高、毕加索、巴尔蒂斯对自己的影响,摄影、电影、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与绘画的关系,以及他自己鲜为人知的真实生活。

  阿辛博的访谈进行了三次,1992年培根意外因病去世,享年83岁,后续访谈计划因而搁浅。作为他生前最后一次深度访谈,既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遗嘱”。

  在日前的新书发布会上,嘉宾们围绕“培根的绘画与人生”展开了深入对谈。

  画家胡昌穹指出,培根的绘画不只橙色还有黑色,不只颜色还有清晰与模糊。语言是多维度的,文字、绘画、音乐互相不可替代。“艺术的本质是人性的本质,画家访谈的语言永远都无法替代绘画观看,因为观看绘画带来的感受并非指向画家本人,而是指向作为观看者的你自己,你在观看绘画时确认的是你自己的人性。”

  象外艺术主理人阿改认为,培根的绘画与他的人生经历紧密相关。尤其是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他体验到人性的黑暗,在绘画上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扭曲、变形等方式呈现他的对象,同时也体现出他在本质上是一个孤独的人。培根晚年的看似云淡风轻、满不在乎,实则是经历过煎熬之后的一种淡然,也是这本书的一个重要气质。

  继《寂静的深度:霍珀画谈》《观看的技艺:里尔克论塞尚书信选》《朝圣者的碗钵:莫兰迪画作诗思录》之后,《艺术的告白:培根谈画录》是商务印书馆与“纸上造物”工作室合作推出“眼与心”书系的第四本。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