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永乐大典》存卷整理成果今后将交付出版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5-01-22

  济南1月22日电(记者 赵晓 沙见龙)“‘《永乐大典》存卷综合整理研究’项目全部完成后,将交付中华书局出版,并实现数字化、公开化,方便读者检索利用。”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史哲》主编杜泽逊22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与古籍相伴40载,杜泽逊今年在山东省两会上继续为“老朋友”的保护、整理、出版、数字化和普及发声。

  “山东古籍数量庞大,大多收藏在保险库里,养在深闺人未知。现在提倡弘扬传统文化,但大众看不到、看不懂孔夫子留下的经书,又如何传承创新?”杜泽逊在委员联组会议上抛出问题。

  从问题出发,杜泽逊建议建设“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把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大学图书馆等单位收藏的古籍扫描上网,实现数字化,并面向社会公开。“让专业人员为古籍加上标点、注释,再翻译成现代汉语出版。普通大众读得懂,才能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弘扬和研究创新。”

  杜泽逊谈到,相关部门要设立常规课题,给予平台建设经费支持,通过立项、验收等流程,把合格的数字化成果提交上来,上传“山东省古籍数字资源平台”,同时成立专门的古籍管理机构来推进古籍保护、修复、数字化、整理注释和翻译出版。

  “以‘《永乐大典》存卷综合整理研究’项目为例,2023年至2024年,我们完成第一期任务,《永乐大典》存卷全部加上标点。”杜泽逊介绍,项目团队聘请全国70多所高校、200余位专家分专业和研究方向,对《永乐大典》存卷进行标点审查、定稿,下一步准备交给中华书局出版。

  杜泽逊还透露,《永乐大典》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有相当一批典籍没有传世。“当下,我们需要把《永乐大典》引用的典籍全部拆分,让每部书的条文集中在一起,各归其书,再按照《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进行分类排序,形成一套《永乐大典》分书重编,出版后进行数字化、公开化。”

  在受访过程中,杜泽逊也多次强调加强古籍普及工作,让古籍中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这也是山东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强儒家文化、齐文化等系统阐释的应有之义。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