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变卖文物逊帝满足奢靡生活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9-20



图为溥仪的“分身”着色照片

  1911年,武昌首义的枪声埋葬了中国绵延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迈出了走向民主共和的历史性一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虽在辛亥革命第二年宣布“逊位”,但仍享受民国政府的《清室优待条件》,在紫禁城中过着虽无实权却依旧称孤道寡的“小朝廷”生活。

逊帝溥仪在小朝廷中无所事事,大部分时间花在吃喝玩乐上。 他的玩法是土洋结合,除传统的骄奢享乐外,还引进若干洋玩意,如辟场地打网球、受洋教师庄士敦影响弹钢琴、养百余条洋狗、为骑自行车方便而砍掉宫内的门槛、用高价购买玩具等等。他在饮食上非常讲究,甚至超过慈禧当年的排场。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加1桌火锅,还有各种点心、米饭、粥品3桌和成菜1小桌,一共大小7桌。另外还有吃西餐的地方。在衣着方面,据一份旧账单所记,溥仪在一个月内就做了皮袄11件、皮袍褂6件、皮紧身2件、棉衣裤和紧身30件,共计50余件。(单士元《故宫史话》)1922年12月,溥仪与婉容大婚,民国政府派步骑兵2000人作为仪仗队,以增声威,婚礼的费用达40万元,可供10万户三口之家一个月的口粮。

小朝廷如此浩繁的消费,虽有民国政府的400万元优待费,也入不敷出,其惟一生财之道,就只有盗运典卖内廷的珍宝文物了。他们一是将祖宗的珍宝玉册向中外银行抵押贷款,这些抵押品往往难以赎回,而流落海内外;二是以赏赐或借用之名,明目张胆地盗运珍品出宫,日后经清室善后委员会查核,公然盗出的文物有千余件之多。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在溥仪开的坏头之下,宗室、大臣、执事、侍卫、太监等各色人等都趁火打劫,鼠窃狗偷,有些收藏丰富的宫殿已掩盖不住,就放把火烧掉,逊帝也不追究,反而将火场清理后作为个人消遣的网球场,好不令人痛惜!

从1922年起,社会上不满清室久踞内廷和肆意偷盗的舆论日盛。终于,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成功发动“北京政变”。之后,他做了一件轰动国内外而又名垂青史的大事——驱逐溥仪出宫!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