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陕西户县农民复活千年“麦秆画”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8-16



陕西省户县52岁农民朱顺悌经过20年刻苦钻研,使失传2000余年的“麦秆画”重新“复活”。

  “麦秆画”,属民间艺术,通过对麦秆熏、蒸、烫、漂等20多道工序加工处理后,在保持麦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的同时,大胆地运用了图画、版画、剪纸、浮雕等表现手法,精心制作而成。画面不仅有麦秆的自然光泽,而且还有极为自然的层次感和质感。

  朱顺悌从小喜欢绘画、书法。1984年时,从电视上看到一条关于“麦秆画”的短消息后,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一有空闲朱顺悌就“捣鼓”用麦草制作“麦秆画”。凭借一股子韧劲,他用了整整14年时间,才琢磨出其全部工艺流程,并于1998年成功创作出了首幅“麦秆画”。

  朱顺悌创作的“麦秆画”并非人们想像中的纯金黄色,画面上还有轻重不同的黑色、灰色和棕色。“麦秆画”并没有进行染色,这些颜色是用烙铁烙出来的。颜色轻重,靠烙铁的温度和烙在麦秆表面上的力度、时间长短来调节。

  朱顺悌的“麦秆画”随着工艺的突破,备受外国朋友青睐。目前,美国、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馆和游客收藏了他的“麦秆画”。由朱顺悌等3人用时20多天创作完成的长2.5米、宽2米的“麦秆画”《迎客松》在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展出并被收藏。而其代表作《富贵满堂》、《冠带传流》等作品先后被北京故宫博物馆和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今年8月1日,美国圣地亚哥VITMAX国际公司和朱顺悌签订5年的合同,在美国独家经销朱顺悌的“麦秆画”作品。

新华社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