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解读《杨玉堂书法艺术》 (图)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5-09







手机响了,一接是恩师杨玉堂的声音。一声询问透露着师长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他说:“:我的书法作品集出版了,若有时间,过去看看。”杨先生翰墨一生,视为书为千古大事,故一直谨慎视之。他已年入古稀,且为病后出书,真乃幸事。

杨玉堂1935年生于河北邢台,弱冠考入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之后多年从教,语文主课之外兼授书法。文革后,他创办清风书社,参与创建邢台市书法家协会、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历任邢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及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顾问。1987年,他创办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邢台分校,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邢台分校校长,1987年被聘为河北省博物馆名誉研究员。

杨先生性情耿介,特立独行,不事权贵,常慷慨无偿将佳作赠予平民书法爱好者。

杨先生喜漫游,大江南北,名山大川,多留下其足迹。“观日瑰丽,观石峥嵘,观松苍劲,观书绝伦,真乃天下奇观;比华雄伟,比衡壮观,比嵩峻峭,比恒崔巍,不愧五岳独尊”是其游泰山即兴题写长联;“崇山峻岭峰峰秀,茂林修竹处处幽,右军一篇《兰亭序》,天下墨客竞风流”为其于绍兴兰亭朝圣的随感吟咏……杨先生晚年尤喜壮游,东海之滨,锦绣江南,一支健笔走天下,江山湖海寄平生。

然2001年夏,杨先生游历云南西双版纳时,不慎劳累受热伤寒,引起脑血栓右肢偏瘫。疾病不可怕,他担心的是执笔的右手一时也不那么听使唤了。疾病对人生来说是一种灾难,但对强者,它有时竟是造就提升人生价值的契机。杨先生病后书法会怎样呢?最近出版的《杨玉堂书法艺术》向世人作出了令人惊叹的肯定性回答。

《杨玉堂书法艺术》共收录作品六十余件,基本为其近年所创作的行草作品,其中多为病后所书。

在我看来。杨先生病后所书又升华了一个境界。其用笔更加沉稳、从容、凝练、蕴藉,少却了往昔的匆忙、刚狠、锋利。我们只要从作品集中2001年前后的作品稍作比较即可窥知其端倪。杨先生病后书法已入大化自然之境,其风貌一言以蔽之,乃得魏骨晋韵唐势。

浏览杨先生书作,其给人的首要印象是用笔的遒劲惊绝和骨法瘦硬;细品之,便不难发现其用笔是得魏碑之骨的。杨先生青年时代于南宫县任教,南宫县城即存有著名的《张裕钊南宫碑》。《南宫碑》是张裕钊的代表作,也是清代碑学兴起后化古为新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该碑对杨先生的书法用笔影响是深厚的。50年过去子,作品集中收录的中堂行楷大字《福海寿山》仍可明显地看到张裕钊的笔法踪影。碑帖实际是分属端楷和行草两种书法艺术类型的,融合碑帖实际就是融合两种艺术类型。一般而言,这种努力很难实现。固一些论者主张应区别对待,分而治之。而杨先生却成功地将这一两难境地得以成功对接。从“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北碑楷体对联到行楷“墨仙斋”、“耕耘斋”斋名,再到纵横捭阖之大草,我们不难窥出其笔法融合变化之轨迹。由楷到草,其用笔既无唐楷之中直及后世之中怯,也无唐之旭、素过分专用中锋而流于用笔单调之弊。其用笔充分化用了魏碑和晋帖的绞转起伏,变化丰富,且已达自由挥洒之境。

钱钟书《谈艺录》尝言“诗分唐宋”。何止诗?唐宋以后书法也表现为唐宋两大意境。唐书激昂,宋书沉潜;唐书紧劲,宋书松弛;唐书势强,宋书意厚;唐书外张,宋书内敛;唐书多儒家入世进取气,宋书多道逃逸气。杨先生治书不拘一家,而是广泛涉猎。对宋代书法,杨先生也是下过很大工夫的,如黄庭坚草之长画短点在其草书作品中即有大量运用。然而在意境上,他却是取唐的。他的作品,无论是中堂、条屏、对联、横批,还是扇面、镜心、尺牍、手卷,无论是端楷谨行,还是狂书颠草,皆真气弥漫,充满勃勃张力。这是他胸怀风云契合盛唐积极入世、不断进取精神的表现,也是他数十年功力的结晶。

薄薄的作品集传载的艺术内涵却是丰富的,若《毛泽东沁园春·雪》六条屏的开阖,《日月读书》对联的清劲,《俯仰褒贬》对联的刚健,《忆江南》中堂行草的灵动凝练,《书犹药也》尺牍的遒逸,《李煜乌夜啼词》的连绵,《苏舜钦诗》、《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的散淡,《白水》镜心的清爽……一幅幅不同风情的作品,展现了书家丰富的审美情怀。

读杨先生作品集另一个极大感受即作者做人为艺的赤诚。从起着对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到扇面自作诗“权压软骨头,钱买小人心。只有真名士,义气重千斤”等诸多作品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位老人的精神境界。书法,其原本就是创作主体精神人格的写照,自古至今的书法作品原来就是一代代人的心灵跳荡。(附图书法作品均选自《杨玉堂书法艺术》)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