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市场正在走向正轨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8-17]
来源:中华书画网
◆画廊业要有个协会
中国美术馆评论部主任、著名史论家刘曦林对记者说,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艺术家也要讲品牌。但品牌不是户口,是艺术符号,是格调,是味道。现在许多艺术家徒有虚名,收藏家也大多不懂艺术,有名就行。名声越大,认知度越高,其作品增值就快。
然而,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要有内涵。从艺术品的市场前景看,艺术家要有大文化品牌意识,艺术商品不能没有精神。因此艺术家要自觉维护民族艺术大品牌。目前,还没有有力的措施来打击假画,这个问题在国外也曾经存在,如英国、俄罗斯伪造后印象派的假画。靠谁来打击,学术上要有辨别真假的能力,法制上要有相应的管理办法。要强化行业管理,画廊业也要有行业协会。
◆书画价值不能靠名头
中国美术学院图画系主任、著名人物画家刘国辉说,市场经济,有超利性,有利就有发展。要搞好中国画市场必须画家、收藏家、画商三者一起努力才行,现在的问题是一些画家自己把价格搞乱了。有些人靠名头保持着画价,所以急着争位子,美协换届时吵得不亦乐乎,因为名头连着市场。
国际上的大公司视质量如生命,要过质量关,这要走很长的路。而且现在许多画无法鉴定,靠人说不行,我自己的假画,我自己都看走了眼,所以得靠科学。
◆重在提高书画家素质
市场很难约束,假画很多。既然想要约束市场,只能提高书画家的素质。但是,作为收藏者也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当然文化部对市场的规范是很重要的,但做到做不到,还得买卖画双方都提高素质才行。
中央美院国画系前主任著名花鸟画家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有措施:一、要识真货,买画的不要光看是不是美协领导教授,职务职称不是个标准,要看清楚,通过引导介绍,要看真东西;二、宣传也要注意,不能随便就把有些人提成大师级,这里面有人情问题,有职业道德问题,也有水平问题,有些评论家没办法就得这么写。关键要提高整体水平。
通过采访,记者深深感到,中国书画市场要走上正确的轨道,还要经过漫长的努力,但是只要每一个喜欢中国书画的人都行动起来,中国书画市场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来源:市场报,记者 王筠)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