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对谈连环画与动漫发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4-13
动漫:狭义上专指动画片和漫画。漫画还分为单幅、四格和连载等,分别承载讽刺、幽默和叙事功能。广义上,动漫已经成为强调视觉冲击的“新漫画”的代名词,延伸为一种表达方式,可以与电脑结合成Flash、CG、网络游戏;可以穿插在文学作品中做插图甚至渗入语言文字,比如表达羞愧、惊讶的一个字“汗”,就是来源于漫画中常见的“汗滴滑下额角”的程式……

连环画:又名小人书,上世纪50-60年代风靡一时,直至80年代末开始衰落,恰好是日本动画片开始风行之际。难免让人把两者联系起来。

本报记者林伟平与朱光(以下简称林和朱),就两者的兴衰及其关联,进行了一番探讨。

① 日本动漫红火

林:假如从辈分上说起来,连环画是动漫的老子了。但是现在,“老子”的日子不好过,日薄西山;“儿子”呢,今天正是好日子,红红火火,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看上去是蛮符合生长规律的。然而,还是要一声呐喊:“救救老子!”

朱:现在,动漫的确红火,但是红火的其实是日本动漫,是“人家儿子”。国内一线的动漫作者与连环画画家的生存现状是类似的。大家一样清苦。画死画活,最多月薪3000元。

虽然动漫刊物和书籍铺天盖地。文字读本中的插图也采用动漫风格,但是这些书籍中的动漫作品都是来自日本或者模仿日本的。据说坚持推出国内原创漫画的《卡通王》杂志,发行量最多也就50000册。《漫动作》周刊,也注意到了这点,正准备推出国内“签约漫画家”的体制。这样就会产生竞争。

林:有竞争是好事。但现在连环画在出版界退出竞争。转而到收藏市场去竞争了……连环画收藏网站一下子冒出了不少,不过网上讨论的都是“连环画贬值”的话题。连环画成了收藏品……

朱:最近听说一本叫《视觉21漫时代》在杂志开始向成人动漫进军,要试探中国成人动漫的情色空间,挑战读者和出版界的承受底线。

林:这个“儿子”野心真大,既要抓小读者,又要抓老读者。连环画俗称“小人书”,过去的对象是小读者,现在对象是从当年小读者长大的老读者——好像他们为了怀旧。现在的小读者不看连环画了。

朱:这几年也有小读者看连环画。不过,他们最后还是喜欢讲究分镜头、视觉冲击的日本漫画书。

林:连环画界这几年也在探索创新,当代文学作品也被改编成连环画……世界名著系列、童话系列等,销量都上百万。

朱:还是日本动漫更有市场。日本动漫红火的同时,欧洲动漫《父与子》等重新引进,4格漫画的代表朱德庸、绘本画家几米等台湾地区的漫画家又打进来……

② 也曾风靡一时

林:连环画——上世纪50-60年代,风靡一时的读物,全国上下喜闻乐见。既继承了白描的手法,又结合了当时的时代气息。《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以及贺友直的《山村巨变》。发展到60-70年代,《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连环画成为当时孩子的热点。

“红”到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步走下坡路。

朱:动漫分为动画和漫画。

漫画,由鲁迅“引进”,丰子恺发扬光大。丁聪的父亲时任中国漫画协会副会长。相比之下,我国单幅漫画相对“发达”,经常体现出“讽刺与幽默”,代表人物丁聪、华君武等。我们的连载漫画,只有一种,即连环画。中间,还有“四格漫画”等类型。

动画,动画的兴起,是从中央电视台播出《森林大帝》之后,可爱的小狮子雷欧,开始深入孩子心。随后,《铁臂阿童木》席卷全国,直到如今30岁的人,还能哼唱主题歌。《花仙子》、《聪明的一休》更是“火上浇油”。

发展至今,5年来层出不穷的动漫展,“揭示”了动漫日趋“日化”的倾向。

③ 画风关乎兴衰

朱:动漫画风多种多样。大类上分为美国迪斯尼传统卡通型、“百花齐放”的欧洲型和讲究视觉冲击的日本动漫——MANGA。载体大致上也分为动画片(影视)和漫画作品。当所有绘画种类都是以材质命名的时候(比如,油画就是画在油布上的画;水粉画,就是用水粉画的画等),漫画其实涵盖了以“幽默”为核心主题的各类艺术形式。国外甚至还有“漫画雕塑”,也就是用雕塑表现幽默的主题。

林:连环画长久以来,画风和格式相对“固定”。画风以细致的白描为主;格式多为巴掌大的“小人书”。数年前出版过几套16开的名著,也比较受孩子欢迎。“固定”的格式,也使其“视觉冲击”受限。共识是:国内连环画家和动漫画手一样清苦。

林:如今美协的连环画艺委会中的百余名连环画家,年纪都在40岁以上,最大的将近90岁。固守传统是他们的一贯风格。除了个别大家单幅作品在数百元左右之外。连环画从36元月薪时期的5元一幅,到80年代衰落之际,几乎没有涨幅。

朱:如今上海一线的漫画人员,每天工作10小时,月薪也并不太多。因此,国内连环画家和动漫画手的生活状态一样清苦。

我们看到的动漫红火,红的是日本动漫。

④ 与时俱进新路

朱:除了画风还有体制。动漫在日本发展了50多年,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创作——形象授权之后,开始拍摄动画、出版单行本、服饰、饮料的形象使用等,同时“遍地开花”。通过经营行为的收入,反过来支持原创。国内的连环画、动漫原创等,产业链的环节还未接上,因此很难做到产业链的循环。像《视觉21漫时代》挑战“情色”底线,要慎行。

林:各方坚持,培养读者,都是连环画面临的课题。

综上所述,引进日本动漫的商业运营机制以及叙事风格,让连环画“与时俱进”,不失为创作者面临的一条新路。中国传统连环画+欧美叙事风格+日本动漫运作方式,通过引进优秀国外动漫作品,来提升读者和作者的审美观点,也是整个产业中必须完成的功课。



——二大娘闻讯赶来,说:“老姨子,还认识我吗?”银环妈忙说:“认识,认识,咱老姐妹俩还抬过几句杠哩嘛。” 稿件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