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为什么说沙埠窑改写了浙江陶瓷史?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2-12-11

  浙江台州黄岩有一个千年窑址。北宋中晚期时,它代表了浙江制瓷业的高超水平。这两个信息,或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12月10日,“过渡·转变——黄岩沙埠窑考古成果展”在浙江杭州开幕。现场展出的140余件瓷器,再现了沙埠窑的辉煌。

  沙埠窑,名不见经传,但考古界对其评价不低:沙埠窑改写了浙江陶瓷史。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一向以生产青瓷著称于世,越窑和龙泉窑更是中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沙埠窑是何来头?它又如何改写浙江陶瓷史?

  沙埠窑的初次亮相,就带有“主角光环”。1956年,沙埠青瓷窑址群被发现,打破了陶瓷学界对“台州无瓷”的传统认识。

  经考古发掘,发现沙埠窑遗址有竹家岭窑址、凤凰山窑址、下山头窑址等7处窑址,总面积约达7万平方米,遗物堆积丰富。

  但若仅凭颠覆认知,无法奠定沙埠窑遗址的地位。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黄岩沙埠窑考古发掘工作组负责人谢西营表示,沙埠窑址群是越窑和龙泉窑瓷业技术衔接和过渡的重要地带,填补了青瓷发展史的缺环。

  越窑生产年代为东汉中晚期至南宋早期,窑址主要集中在浙江上虞、余姚、慈溪等地。北宋中期越窑开始走向衰落。龙泉窑瓷业生产肇始于北宋时期,北宋晚期开始规模逐渐扩大,南宋中期以后窑业极盛,明中期后渐衰,清康熙后停烧。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龙泉窑直接传承自越窑。但考古发现,在越窑和龙泉窑之间或有一个“中转站”,沙埠窑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这一点,在沙埠窑出土的瓷器中,就有体现。

  如在北宋中期的早段,沙埠窑瓷器多为土窑风格,并无花纹装饰。到了北宋中期晚段,孔明碗、执壶、多管灯等大批越窑风格的瓷器出现。在纹饰和釉色上,质量突飞猛进。

  谢西营表示,这一时期的沙埠窑无论产量、烧制水平还是装饰工艺都属上乘。那个时候,龙泉窑还未崛起。

  当时沙埠窑的烧制水平高到什么程度?谢西营在竹家岭窑址发现了一座斜长72.32米的窑炉。而在慈溪上林湖,用于烧造秘色瓷的窑炉,长度多为40多米。炉体越长,意味着温度越不好控制。这也表明,沙埠窑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到了北宋中期末段至北宋晚期前段,沙埠窑开始创新,达到生产史的顶峰时期,开始生产纹样丰富、刻划精致的大型器物,诸如龙纹、凤凰纹、鹦鹉纹、婴戏纹等纹样大量出现在大盘的内心。

  从北宋晚期开始,沙埠窑开始生产双面刻划花的瓷器,即内腹刻划花、外腹刻划折扇纹,这是典型的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龙泉窑的纹样。由此可见,沙埠窑在越窑与龙泉窑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沙埠窑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其揭示了南北瓷文化交流状况。如窑址中还出土了一些酱釉瓷器。这种深釉色的瓷器,一般被认为是北方定窑的产品,在浙江区域内,此前还从未发现过。沙埠窑北宋中期晚段生产的双面刻划花青瓷面貌与陕西耀州窑刻划花瓷器相似。

  这是南北方窑工技术交流的见证,说明沙埠窑是宋代全国陶瓷技术交流中心之一。

  原本“籍籍无名”的沙埠窑,因为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一点点清晰呈现在世人面前。



  谢西营说,以往提到浙江青瓷,大家只会想到越窑和龙泉窑。沙埠窑因在北宋中期风格接近越窑,北宋晚期更接近龙泉窑,而被认为出自这两者。但若细究,会发现在北宋中期,它的面貌虽属于越窑,但胎釉还是不同的。沙埠窑也是北宋时期浙江青瓷流变中的重要一笔。

  令他欣喜的是,他的师弟在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的考古整理中,发现了沙埠窑瓷器的残片。这说明,北宋时期,沙埠窑瓷器的影响范围,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谢西营也表示,这些结论,只适用于当下。随着考古的深入,若干年后某些成果可能会被推翻。但他愿意永远做那一个探秘者、揭秘者。

  在记者看来,这是考古人的价值所在:验证已知,探寻未知,颠覆认知。这也恰恰是文明不断进步的体现。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