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观点

新时代需要用大作品去记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1-07-12


  广州7月8日电 (程景伟 李曼霞)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大师下午茶”活动8日进行线上直播。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为线上观众带来了雕塑艺术创作理念及红色题材作品创作的分享。许鸿飞近年来创作了一系列革命主题及“抗疫”系列作品,他表示,“新时代需要用大作品去记录。”

  红发、烟斗、胡须,这是许鸿飞出现在世人面前时的三个特征,著名画家黄永玉曾用“一须顶嘴,两手和泥”来形容他,格外贴切。在日常生活中,他以观察者的视角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在创作中,他大胆且敢于创造,因而“肥女”的经典形象得以经他之手被创作出来。

  直播中,他向观众展示雕塑作品《不忘初心》,这件作品此前在“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中展出,作品生动地刻画出一对母子形象,作为母亲的绣娘正对着绣架认真地绣出党徽的图案,而坐在她旁边的孩子,手执一支笔,模仿母亲绣出的图案,一笔一划地在纸面上临摹党徽。“从这个作品中能够看到一个家庭,两代人的传承。”许鸿飞说。

  “艺术家要为创作出为大众所记住的作品不断努力。”许鸿飞通过创作一系列反映各个时代人民生活的作品,不断地践行着这一创作理念。这一创作理念在他的作品《西岛女民兵》中有十分深刻的体现。据悉,“西岛女民兵”的故事源于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故事。面对混乱的战争年代,西岛的女性同胞“不爱红妆爱武装”,纷纷提起武器,守卫海防线。这个故事在20世纪70年代被改编为电影《海霞》,一时间风靡全国。

  为了还原当时真实的历史场景,许鸿飞奔赴海南西岛实地考察,搜集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历时半年进行创作,力图还原炮班队员的训练、海防等场景。在创作构思上,他打破了一般群像雕塑横向构图的惯例,以前后分布、纵横交错的布局展示出西岛民兵日常交谈、站岗的真实场景,让作品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染力。

  谈及自己与雕塑因何结缘时,许鸿飞分享道,他在小学时看过一部电影《第八个是铜像》,影片中,游击队一行八人在战争共同抗敌,队长不幸光荣牺牲。他的七个队友为他做成铜像,扛着他的铜像回到他的家乡。许鸿飞提到,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雕塑能够把一个人的形象如此生动地留住。在后来的求学生涯中,雕塑一直是他坚定的选择,作为毕生事业去经营。

  自去年疫情暴发以来,许鸿飞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工作室,每个夜里独自思考,创作了一系列作品,记录下了经典场面。在他创作到第八个作品时,他想起了曾经看过的电影,于是他决定要做一个铜像雕塑。他选择了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卫生队员王烁的形象进行雕塑创作,并为其铸铜身。“雕塑可以表达、可以记录、可以变成永恒。”这件作品,既是他对儿时启蒙电影的反馈,也是对抗疫英雄们的礼赞。

  “人跟这个时代是同步发展的,艺术离不开生活。”多年来,许鸿飞醉心于雕塑艺术,既创作出了闻名海内外的“肥女”系列夸张浪漫的形象,也在尝试结合现实主义创作呼应时代的作品。在前不久刚过去的疫情中,许鸿飞创作了两件“肥女”测核酸新作,用雕塑的方式记录了这场新的战斗,歌颂在这次战斗中默默付出的英雄们。

  通过抗疫的系列作品,许鸿飞雕刻出人们喜闻乐见、妙趣横生的生活情景,从细节中刻画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对生命的温情守望和对英雄的真挚礼敬,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瞩目成就与发展。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