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通过卖刀剑 日本赚了明朝很多钱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9-07-11
明清之际的广东“百科全书”《广东新语》里,有这样一段话:“粤多番刀,有曰日本刀者……以故光芒炫目,犀利逼人,切玉若泥,吹芒断毛发,久若发硎,不折不缺。”

  日本刀,是明代中国重要的进口商品之一。现在很多文章说,大量进口它们,是因为质量好。其实这种说法大概颇可存疑。当年输入中国日本刀的价格,与在日本本土的相比,大大高出。故而,这是一门利润很高的生意。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大背景,则是当时的“勘合贸易”。

  出口刀剑是一门暴利生意

  实际上,日本刀早在宋代已经出口到中国。学者陈伟庆言,日本刀造工精美,是宋士大夫珍爱的域外之物。他指出,日本刀首次出现在宋朝是端拱元年(988),包含在日僧奝然派其弟子喜因给宋太宗进献的方物中。日本刀还得到了梅尧臣、司马光等人的赞誉。梅尧臣诗曰:“日本大刀色青荧,鱼皮帖欛沙点星。东胡腰鞘过沧海,舶帆落越棲湾汀”;司马光也有诗说:“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间杂鍮与铜”。欧阳修还专门写了一首《日本刀歌》:“有客赠我日本刀,鱼须作靶青丝绠。重重碧海浮渡来,身上龙文杂藻荇。怅然提刀起四顾,白日高高天冏冏。毛发凛冽生鸡皮,坐失炎蒸日方永。闻道倭夷初铸成,几岁埋藏掷深井。日淘月炼火气尽,一片凝冰斗清冷。持此月中斫桂树,顾兔应知避光景。”评价都是很高的。

  到了明代,中日之间的贸易在“勘合”的大框架下进行。“勘合贸易”是在“ 朝贡” 名义下的一种官方特许贸易,即由明朝政府制作日字与本字勘合各一百道,日字本字底薄各二册,将其中的一半留在北京礼部, 其余的一百道勘合和日字勘合底簿一册送日本, 本字勘合底簿送交留在中国。日本船只来中国, 每船必须携带勘合一道, 经查其珠墨字号相符合, 方可进行贸易。这是为区别贸易船与倭寇船所采取的一项措施。

  为什么日本方面特别热衷于向中国输入刀剑呢?《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里有这么一段话:“据说,一把日本刀在日本仅值八百至一千文,而明朝给价高达五千文。故日本以朝贡为名,将大批刀输入广东以至中国各地,赚取巨利。”

  为了多卖刀

  来华贡使次次“超标”

  中日之间的勘合贸易,并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纯粹市场行为。比如,宣德九年(1434),日本国王的贡物是:马29 匹,撒金鞘大刀2把,玛瑙大小20块,金属屏风3副,黑漆鞘柄大刀100把,铠1领,砚台1面并匣扇100把。明廷的回赐是:赐国王白金200两,花绒绵4匹,丝20 匹,罗20匹,纱20匹,绢20匹;赐王后上述物品的一半,价值远远大于日本的贡品。明王朝以厚金回馈贡物的做法,显然目的不是为了谋求利润,而是为了谋求与周边地区的和平与友好关系。因此,考虑到成本控制,对于贡使入朝,是有严格的限制的,“永乐初,诏日本十年一贡,人止二百, 船止二艘”“宣德初,申定要约,人毋过三百,舟毋过三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并非严格执行。特别是初期日本通过进献倭寇俘虏,一定程度上赢得了明朝方面的信任,令明朝对日本朝贡船几乎来者不拒。日本幕府为了获取日本市场上需要的铜钱,几乎每年都遣使入贡,甚至一年来几次,而且每次入贡的船只和人数都超出了规定。如景泰四年(1453),日本贸易团来明,乘船10 只,总人数达1200人,所带货物约是以前的10倍。

  学者时晓红指出,勘合船所载除少数贡品外,大部分是商人携带的货物,当中包括日本刀在内的兵器特别多。由于明廷规定外国朝贡的兵器不得在民间买卖,便全部由官方买下,给明廷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明廷也曾努力使日本少带刀剑,成化二十一年(1485),明宪宗曾要求日本各样刀剑,总不过3000把。景泰年间也曾压低收购价格。但日本贡使和商人置之不理。

  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的说法,明宣德八年(1433),日本入贡刀3052把;景泰四年(1453)增至9900把;成化二十年(1481)又增至38610把。据研究统计,1432年之后日本人十一次入贡刀的总量达到约20万把之多,从中谋取的利润非常巨大。

  日本刀源自中国

  佛山铁曾远销日本

  日人清水橘村在1932年写就的《刀剑大全》里说:“我国古代衣食住乃至工艺美术、百工之技术皆由中国传来,刀剑既非本邦特有之器物,则其初之锻刀皆为舶来品,乃任何人不能争论者。”

  故宫博物院学者毛宪民指出,日本刀在上古时代为直刀,最早仿自中国西汉中期环头直刀。中国的刀剑制作水平对日本刀剑早期发展影响至深。到唐代,日本以“唐样大刀”为基本蓝图,加以改进,从淬火技术到造型均有很大发展。从12世纪开始,日本造刀名家辈出,成为受人尊重的高级工匠。但无论如何,“其刀剑的制作之始,从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方面,无不深受中国中原文化的影响”。

  日本本土钢铁匮乏,所以也从中国进口不少铁制品。明清时期佛山崛起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冶铁重镇,依托珠三角,特别是广州的外贸网络,佛山铁锅远销海外。明朝中叶以后,因铁器出洋获利数倍,铁锅与丝、棉、瓷器等中国商品也大量出口东西洋,以换取白银。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下旨,开放了自顺治十二年(1655年)开始的海禁,自此,佛山铁锅如潮水般销往海外。由于出口太多,一度引起官方的担忧,要求限制对外贸易的数量。

  有不少人说,佛山的大铁锅运到日本,经重新熔铸后变成了日本刀,又出口到中国。这种可能性当然存在。但具体规模如何,流程怎样,还是不怎么清晰。我们能说的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曾称赞日本刀制作精良,构造合理,并在其基础上加以仿制,装备军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产品。日本古代金属重甲少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轻薄的日本刀大行其道,并在工艺方面达到极高水准。但在装备更好、防御更强的古代中国和欧洲,对抗重装军团的兵器相应地更加重、阔、长。不过日本刀产生以及出口中国的历史,也体现了古代世界不同区域之间频繁的相互往来,以及互相影响和交流。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