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朴素实用的生意经:小人挂墙上 君子进堂来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8-09-12]
从小木匠到艺术大师的跨界转型;从画价一块银元都无人问津到登门求作概不还价;从贵人引路到徒儿的明星效应,年近六十岁的齐白石方迎来社会的普遍赞誉。齐白石的成功既有运气,更有才气,当然也少不了经营的智慧。
齐白石于1864年出生,其一生经历了清末、北洋、民国、抗日、新中国五个时期。早年做过木工匠人,后修习诗书印画。中期印画小有造诣,但正逢乱世、时局不定、战火纷飞,卖画谋生之道时断时续,故养成了勤俭、积存财物以备不时之需的习惯。
对于身份,白石老头既有文人的要求,也毫不避讳以艺换银的往来。其深谙迎合市场的妙法,为了规避卖画中的风险,保护自己的“品牌”,总结了许多艺门之内的生意经,即便在商业化的今天看来也是有趣而饱含启示。
三十而立——一个木匠的职业转型
齐白石年少家境不优,决定学门手艺,以做谋生之用。于是,他自十三岁起学习木工。众所周知,中国的建筑都是砖木结构,古代木匠们大多也是团队出马,完成一些与泥瓦工协作的大订单。但齐白石做起了木匠后发现,自己身体瘦弱,做起大件的楼阁门台来力所不逮、事倍功半。
幸好,木工中还有一部分需要细画图案、描拓纹样,再雕花装饰的小件家具活计。这个齐白石倒是干得来,且不必经常风吹日晒,收入又远高于一般木工,遂改学精细工、描线雕花,打些桌椅床凳、柜架窗台等。久而久之,其精细的手艺在乡里赢得美誉,齐木匠变得小有名气。
自十三岁起至二十六岁,齐白石做了十三年木工。随着手艺的日渐娴熟精湛,他逐渐过上温饱的日子。但是齐白石知道,自己不做亭台楼阁的大订单,单靠在五屉柜上给主顾们画牡丹,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在木匠圈儿当上现世的鲁班,没机会在这个行当里登峰造极;买家们再赞叹自己的雕花和彩绘,自己还是个会画画的木匠,社会阶层和作品待遇都与出入厅堂的大画家们不一样。
于是,他开始酝酿一场从一般附加值的手工匠人向高附加值的艺术家的转变。
精细木工的描图画样、精雕细琢又为其后来走上篆刻、绘画之路埋下了伏笔。他先是自习书画,后拜师学艺。到二十七岁,其长子出生,齐白石正式扔了锛凿斧锯,拿起画笔,靠给人画肖像为生。按今天流行的俗语说,这是一次跨行业转型。
他后来的艺术之路虽然并不平坦,但结果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转型。齐白石敢于在自己而立之年到来之前,扔掉驾轻就熟的孢子拿起画笔,这背后不仅是艺术才华支撑,更有锐意改变的胆识。如果艺术圈也有成功学,齐白石应该是高唱着“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偶像范本了。
金牌经纪——客厅里的约法三章
艺术家如何与工匠区别?一是一画一格,少有重复。二是境界超群,难以模仿。三是名声在外,有进有退。市场追捧固然是好,但也需要有驾驭的能力。处理得当,步步登高,处理不当,折价损名。白石老头在成名后就很好地把握住了以上三点。
中国有句俗语:丑话说在前。白石老人的客厅墙上就常挂出这样的“丑话”。一方面是白石老人不想吃亏。另一方面也是事先说明,以免陷入人情之中,为双方着想。这类告示,大多寥寥数十字,其中却包含了老头朴素实用的生意经。
齐白石家中的告示:
凡藏白石之画多,再来不画,或加价。
白石老人深知物稀为贵,某一藏家购画三五张正常,买得太多并不是好事。万一藏家有变,因故大量抛售,会对自己的画价形成冲击。在当代画坛中也有画商囤积作品控制价格的情况,一面与画家签订长期“卖身契”,以量压价,一面捂画惜售,虚抬价格。所以老爷子在客厅挂了这么一副告示,稳定市场供求关系,平抑作品价格走势。
送礼物者,不答。介绍者,不酬谢。
以礼物表人情,以人情抵画酬,直至今天都常有,而白石老人明白此理,礼物不收,真金换作品。有贪小利者曾言给老头介绍客户,但要佣金。白石老人知道,一旦用了中间人,自己可能变为受人所致的作画傀儡,因此回绝。这一举动砍断了销售渠道,无意间倒变成了饥饿营销,使得登门求画者络绎不绝。不用中间人也是简化买卖环节,保证原厂生产的价格最低,无论出于收藏还是倒卖的目的,从我这里拿走的作品都要加价。能加多少是你们的本事,加一块钱也是对我的市场有利。
凡我门客,喜寻师母请安问好者,请莫再来。
文中的“师母”指的是北京的侧室、36岁的胡宝珠,这是白石老人谨防枕边风的做法。时至今日,找“师母”说情砍价买画的事情也有,找亲戚、保姆等说情的也不稀奇。挂这么一则通告,约法三章,防止堡垒被人在内部攻克,实现家和财盛的双赢。
已出门之画,回头补虫,不应。已出门之画,回头加印加题不应。不改画。
白石老头画中的草虫,多为精工细画,再辅助以大写意的花卉枝叶,妙趣无穷。当时市面上有按照所画草虫数量定价的做法,因此常有图利者拿来之前老头的画作让其再添画草虫,以增价值。民国后期,老头对此还提供有偿地“返厂”服务,解放后名声登顶,便一概回绝。白石老头知道好钢用在刀刃上,成名后拒绝计件儿工资,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创作更昂贵的整幅作品当中去。
不照相,凡照相者,多有假白石名,在外国展卖,假画。
白石老人名声渐起后,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按价求画之后再要求与其合影,然后照着所购画作找人原样仿造数张,花一张真迹的钱,以合影照片为证,兜售赝品、真迹自藏。白石老人想得明白,我无法抓门外贼,至少要保证院内真。这样你们拿不准真假,最后还是会登门求画,见面心安。可惜的是这种用合影骗人的拙劣手段今天仍在应用,在喜爱却不知内情的爱好者处屡试不爽。
厂肆只顾雇主欢,为我减价定画,不应。
白石老人除了自己卖画,也在北京的琉璃厂古玩街一家画店(厂肆)挂出价格单,与自售价格相当。画店偶尔碍于情面或着急成单,单方面降低售价,然后再拿着订金找老头约画。老头吃过几次亏,后来再不点头,一概不应。让价这种事今天一块明天两块,久而久之就如大坝决口一发不可收拾。商家想的是快,“品牌”想的是远。老头做的实际上是保护自己的品牌,哪怕是合作方也不能动摇自己的权限。
以上几则告示只是白石老人生意经的一个侧面见证,传递着“小人挂墙上,君子进堂来”的经营准则,其中的智慧值得借鉴。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