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观点

刘鸿罡:全形拓之艺术价值非现代工艺可取代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8-09-09
  北京9月7日电 (记者 高凯)全形拓,又称立体拓,始于清嘉庆年间,是一种以墨拓技法完成的特殊技艺,即在二维平面上用传拓技术表现物品的三维立体形态,将器物真实客观地体现在画面之上。山西工艺美术大师刘鸿罡传拓技艺的传承得自清代六舟上人的全形拓法,这位中国当代专业拓工近日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伟大古典的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如何把古典器物之美,逼真的展示出来,需要对其不二之美有全面的观察和理解。”

  刘鸿罡1977年生于尧都,专业拓工,拓展师。提及全形拓,已入行近三十年的他表示,“这是我最钟爱的手艺,日复一日生活在器物的椎拓中,与器物为家。我觉得全形拓是艺术品器物的替身,是最逼真的一种复制术。”

  拓片是中国古代特有科学记录方法,就是将纸贴在器物表面用椎拓来记录花纹和文字。拓片是从原物直接椎拓下来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凹凸纹饰的器物,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砖、画像石等,都广泛使用这种办法记录。

  全形拓全形拓要求在平面上拓出三维立体效果,成为一种博古工艺形式出现于清朝中期的金石学兴起。这就是由当时非常著名的金石僧——释达受(六舟)所初创。据传他在夜晚的时看到一个器物的光影,这个形状就跟器物一模一样,而且灯光的影子就有透视度,因此他以灯取形开创了这门全形拓手艺,一直发展到今天。

  晚清民国时期,全形拓技术因书画名家,达官贵人的钟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当时出了吴大澂,庞元济等等诸多名家。

  其后,伴随着以摄影为基础的石印、珂罗版等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全形拓这种费时费工的纯手工技艺,急剧走向衰落,逐渐成为了稀罕而珍贵的艺术品种,前50余年来几乎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之外。

  刘鸿罡表示,“全形拓工艺的技法其实非常简单,不像社会上讲的那么神秘,但是作为传统的工艺技术,它需要长期认真仔细,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工匠精神。不能急躁,因为为墨之于纸出现错误的话是不可更改的,什么橡皮都擦不掉,报废了只能重新再来。所以在这种枯燥的反复捶拓工艺要求下,从业者都不愿意做,对于全形拓都可能听说过,可能也会,但都不愿意去做,因为它太复杂,太麻烦。技术不熟练的人三五天、半个月都搞不出来一张,这是我历年经历的体会。”

  据悉,名扬天下的宜兴紫砂壶,自《明清砂壶集拓》,《虚斋名陶录》后,在近代从没有过紫砂壶全形拓,刘鸿罡在多年前注意到这一点,并开始相关研学,如今已经填补了这块空白的他成认为,“全形拓的制作不能守旧,一定要有所创新。因为紫砂的造型品种繁多,优雅古朴,所以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琢磨,怎样去和素描对比,和黑白照片对比,研究透视角度。然后查阅很多资料,怎样把紫砂的拓片完完整整,包括紫砂质感的颗粒度,用墨的技术法表现出来。古人说,墨分五色,作为全形拓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的墨,又需要非常的考究,现在市面上看到一些墨汁,都是普通书画墨,几十元就能买得到,但它们完全不代表中国的墨。中国的古墨非常名贵,制墨的工艺及其不易,名贵药材的配方加入等。才使墨发出清颖颜色。以及墨的质量的好坏,排第一的墨泛紫光,其次才是泛清光、黄光,泛白的就很差了。完全要运用墨的五色之分,把要拓的器物表现出,古朴典雅的艺术质感。”

  刘鸿罡介绍,“翻看青铜器全形拓,品读文人题跋,真实的影像效果再一次将人们带入了金石的辉煌世界,不但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拓片本身带有的斑驳痕点,更是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具有纸笔书写所没有的趣味。全形拓不同于书法绘画,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兼有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证据价值等。它以全新的立体的观赏视觉,迅速被文化界和收藏界所接受。全形拓从文物中来,它如今也成为了文物。现在拍卖市场上,有名家题跋的拓片也取得了很好的市场认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全形拓的传承也正当其时。”

  全形拓是一门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三位一体的高层次艺术门类,是中国拓片技艺发展的顶峰。“全形拓衷显古朴、庄严的‘金石味儿’与‘庙堂气息’,不是现代工艺可以替代的。” 刘鸿罡说。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