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盗墓类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这些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但是真实的盗墓贼是怎么样的?如何防范和打击盗墓行为?如何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记者在文物大省陕西省对一线文物保护人员进行了采访。
盗墓贼:“摸金校尉”今仍在
盗挖文物,进行黑市交易可以说是一本万利。“在盗墓贼眼中,陕西关中地区就是‘出活’的地方。”负责文物保护的一位县博物馆副馆长告诉记者,这里有大量的周、秦、汉、唐的古墓葬,由于古人“视死如视生”,风行厚葬,自古以来就是盗墓贼较多出没的地方。
宝鸡市凤翔县是秦国中期的国都雍城遗址所在地,地下文物众多。记者在这里采访了解到,一位秦国国君的墓葬区累计有270多个盗洞,这些大大小小的盗洞来自多个朝代,算下来,自这位国君下葬后平均每10年就会被一个盗墓贼“探望”一次。
现代的盗墓贼也没有放过陕西这个文物大省。陕西经常有重大考古发掘惊现于世,这时时吸引着不法分子的眼球。从这几年的实情看,每次重大考古发掘工作之后,就有犯罪分子出现。
2016年陕西周原遗址发现大型车马坑,发掘工作结束之后,在此区域先后抓获了11名犯罪嫌疑人。据统计,近5年来,陕西省累计破获文物犯罪案件高达209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90名,追缴文物9116件。
文保人员: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
我国自古就对“掘冢”的盗墓行为给予重刑。面对猖獗的盗墓违法犯罪,一线文保人员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与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到今年年初,陕西共有群众文保员5700人,他们给散落在广阔田野里的文物保护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不过,这些群众文保员分到每个县里仅有四五十人,而关中地区一些县有上万座古墓葬,群众文保员根本照应不过来。
当然,对盗墓贼最大的震慑,是接受法律的惩处。宝鸡文物旅游执法大队队长朱召绪说,为严打文物犯罪分子,宝鸡市文物旅游执法大队与公安部门建立了公安文物合署办公、联合行动的工作办法,由群众文保员提供线索,公安提供警力,全天候地进行“人民战争”。
同时,对有前科的盗墓人员进行备案,分析犯罪分子的特征,掌握其活动规律,做到“只要发案,就会破案”,有力地打击了盗墓贼的嚣张气焰。2016年,宝鸡市累计破获文物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0名,追缴涉案文物160件(组)。
文物和遗产保护:愿“天下无贼”
面对文保人员的“人民战争”,盗墓贼近年来也不断翻新盗墓手段。他们或是研究文保人员巡查文物点的时间规律,常在冬天晚上10点以后,或是夏天中午文保人员休息的时候,出击盗墓。或是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周旋,伺机下手。或是避实就虚,不对重点文物点下手,而改对防范措施少的普通古墓葬下手。一线文保人员建议,加强文物和遗产保护,主管部门需要采取更多的针对性措施。
一是加强群众文保员队伍。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及陪葬墓有200多座,因而,文物部门在当地群众中发展起来了160个业余文保员。这些人好几代人都住在这里,对昭陵有极深的感情。一个人往往领着一家人照看一到两个墓,十分尽心,盗墓贼根本无法下手。今年陕西省已决定壮大群众文保员队伍,从现有的5700人,尽快扩大到8000人,力争达到1万人。
二是提高群众文保员的积极性。目前,陕西省的群众文保员一年一般只有1200元的财政补助费,没有任何社会保险,面对盗墓行为,有些文保员是有思想顾虑的,晚上巡查出现安全问题怎么办?与盗墓贼斗争过程中出现危险怎么办?政府应在强化责任的情况下,提高群众文保员的收入,并给他们每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三是需加大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文物点监控系统配备。目前,有一些财力较好的行政村,由村上自筹、公安部门补贴,在村里的文物点装了监控摄像头,对盗墓贼的震慑作用明显。期待各级政府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争能建成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天网”工程。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