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廷清花粉彩亮相上海 古陶瓷鉴定引入科学手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7-05-15]
上海5月13日电 (记者 许婧)南宋龙泉冰裂纹出戟尊、清雍正青花山石桃花纹橄榄瓶、清乾隆粉彩青花开光花鸟纹描金茶壶......,33件中国五大名窑及清代宫廷明贵清花粉彩稀有品种13日在上海悉数亮相,为上海市民和收藏爱好者展示了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精品瓷器。
主办方香港皇廷拍卖表示,十分看好内地艺术品收藏市场前景,这些展品都是经过公开向全球征集而来。举办巡展是希望让更多内地艺术收藏家对藏品有所了解,而参与此次上海巡展的所有古陶瓷均通过皇朝遗珍实验室羟基无损检测技术进行过断代。
值得一提的是,5月6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皇朝遗珍实验室在北京举行古陶瓷羟基测量技术开发合作研究签约仪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术考古实验室研究院冯松林说,“一旦羟基检测技术成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会比热释光和碳十四测年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皇朝遗珍文化集团董事长李港龙表示,一直以来,由于不能损坏文物、古陶瓷断代只能依靠专家的丰富经验,从外形、款式、釉色等因素来判断,客易被一些高仿品鱼目混珠,羟基无损检测技术可以为陶瓷鉴定带来更加科学准确的判断依据,弥补了眼学的不足。
据介绍,陶瓷原料中所含的羟基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会全部从器物中脱除,瓷器一旦烧制成功基本就不含羟基,这个过程相当于将时钟调回零点。羟基检测的简单原理就是,在此后的长期保存过程中,经过跟空气中的水分子慢慢结合,陶瓷釉面又重新含有羟基,只要是保存时间超过100年的古陶瓷,现有仪器的灵敏度就足以检测出其表面的羟基,且其强度与陶瓷烧造出窑时间大致成正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羟基的有无和强度的高低判定瓷器的新老和年代。
不过,李港龙称,科学鉴定和专家眼学是双轨并行、互补长短的,科学鉴定是鉴定大概年份,但对一个瓷器的窑口、艺术风格、稀缺性还是需要专家意见。
据了解,此次上海巡展后,这些古陶瓷还将前往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展览,5月30日将在香港半岛酒店进行拍卖。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