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弟子刘波山西论道:艺术家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7-01-08]
太原1月6日电 (记者 李新锁)1月6日,范曾高徒——山西籍书画家刘波回到故乡举办书画展。在赶赴高校讲座之余,刘波表示,艺术家不应满足于小圈子自娱自乐,而要关注现实、身体力行文化传播。
当天,在山西“华夏晋道国学院”,刘波携数十幅书画作品和书画爱好者见面。据介绍,刘波,字荷生,原籍山西,师承国学大师范曾,又从陈佩秋先生、叶嘉莹教授问道多年。
在当天的展览中,“荷花”题材占据相当篇幅。对此,刘波表示,他和“荷花”意象颇有渊源。在他的笔下,不管是夏荷、秋荷,绝无颓败、低垂之气。
游历多年后,回到故乡山西,刘波感慨颇多。在和参观者的互动中,刘波不疾不徐、沉稳内敛,娓娓道来艺术创作的独特感悟。
在《印光法师》画像前,刘波表示,说到肖像画的惟妙惟肖,蒋兆和先生古今少有。范曾先生师从蒋兆和先生,学得人物画精妙,但却能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一点难能可贵。
刘波说,在艺术追求上必须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果要模仿范曾,我可以极度接近,但那不是我的风格。人要有自知之明,找到属于自己的鼓点,才能有长足进步。
在刘波看来,艺术必须和大众、现实、生活息息相通,充满现实关怀。如果艺术家选择“躲进小楼成一统”,那就是自我封闭。借用叶嘉莹先生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于他关怀面的大小”。
刘波说,这些年,他以此鞭策自己,遍访欧美、勤奋讲学,通过各种形式传播中国艺术,和国内外艺术界广泛交流。艺术传播难在“深入浅出”。艺术家如果没有和时代、观众相连通的传播语言、形式,就无法达到传播艺术的目的。
针对当下一些地方动辄“打造”“推出”文艺的现象,刘波建言,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慎用上述功利思维,以免走向拔苗助长。
刘波说,真正的文化艺术需要时间和历史检验,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政府部门只要给予支持、关心即可。与此同时,刘波勉励艺术界同仁必须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不计现实利害地投入文化研习中。没有几十年的积累、沉淀,谈不上艺术创作、产出。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