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故宫与景德镇陶瓷考古揭示明清御窑瓷器落选品处理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10-27
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明清皇帝的御用瓷器,从烧造到使用中产生的残次品、落选品、损耗品都怎么处理?25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展的“明清御窑瓷器——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陶瓷考古新成果展”上,或可一窥究竟。该展呈现的考古新成果属首次公开亮相。
  明清两朝于江西景德镇设置御器厂(清代改称“御窑厂”),专门为皇家烧造御用瓷器。为保证御用瓷器所体现的权威性,宫廷对御窑瓷器的烧造一直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据文献记载,烧造御用瓷器成品率极低,明代琢器成品率大致为十分之一二,到清代御窑瓷器成品率也仅提高到三分之一。而御用瓷器的拣选标准非常严格,仅有部分瓷器最终进入宫廷,其他均成为落选品。从窑址出土的落选御窑瓷器来看,御用瓷器的挑选标准包括造型是否端正、釉色是否纯正、彩料发色优劣、纹样工整与否等等。
  记者了解到,生产时出现的残次品、挑选后的落选品都必须被处理掉。有意思的是,不同时期处理方式并不同:明代洪武到宣德时期是将器物打碎后集中掩埋;正统到弘治时期是打碎后随窑业垃圾倾倒而不再掩埋;嘉靖以后直到雍正六年是将其存在窑厂库房内;雍正七年至乾隆八年,落选品随大运瓷器一起运到北京,变卖或赐人;乾隆八年以后,除黄釉瓷器和礼祭器外,其他类别落选品均直接在景德镇变卖。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江建新介绍,2014年以来发现的部分遗物,不见于传世品和以往的考古出土品,具有填补御窑瓷器空白的重要学术意义。如在相关发掘区域出土了明代正德釉上彩瓷器半成品,包括花盆、渣斗、成摞的碗盘等。这些瓷器的内壁和外底施白釉,已经瓷化。但外壁不施釉,是为了在涩胎上施低温釉彩,然后入炉进行二次焙烧。这种半成品,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很少见到。
  而在御窑厂珠山北麓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明正统至成化时期的地层,并出土了丰富的瓷片。明正统至天顺时期,御窑瓷器多不署正规年款,因此学者对这一时期瓷器的认识很少,甚至称之为明代御窑瓷器生产史上的“空白期”。本次发掘出土的瓷器,不仅可以证明“空白期”并不空白,且不乏质量精细的产品。展品中的矾红彩狮纹盘、绿彩狮纹盘、斗彩绣墩、青花双狮戏球图绣墩等,堪称御窑瓷器中的精品。
  在故宫博物院内考古中,南大库清宫库房区域发掘一处御窑瓷器残片埋藏坑,出土了大量明、清御窑瓷器残片。这是在景德镇御窑遗址外第一次集中发现明、清御窑瓷器的残器埋藏堆积。其中,雍正瓷胎画珐琅黑地梅竹纹盘,在传世品中未见完全相同器物。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对清宫旧藏的黑地梅花纹盘,与之相近但又有所差异。
  “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成化瓷器对比展”同日开展。故宫博物院首次将经过几代专家鉴定的共计67件套成化御窑瓷器悉数展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2月26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