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河北怀来出土2千多件石制品等 含鸵鸟蛋壳串珠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09-22



昨日,记者从刚刚结束的张家口怀来县南家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中获悉,考古人员共发现2000多件石制品、装饰品、骨器等旧石器时代晚期文物,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古人用鸵鸟蛋壳制成的10多件串珠,以及做工精美的骨针等,不仅反映了当时古人类已有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和审美意识,还表明当时怀来盆地有鸵鸟生存。
  为什么要在怀来县开展这项考古发掘工作,有什么价值呢?据怀来县博物馆馆长李鼎元介绍,怀来盆地位于享誉世界的泥河湾遗址公园和周口店古人类遗址之间,是更新世期间(尤其是晚更新世)古人类迁徙扩散和技术发展传播的重要地区和通道。对怀来盆地进行系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不仅是旧石器考古走出泥河湾进而拓展到永定河流域的一次重大尝试,也是由“小泥河湾”到“大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具体实践,更能为研究和探索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更新世期间古人类生存行为、人群迁徙扩散和文化交流等科学问题提供新的材料和视角。
  南家沟遗址位于怀来县桑园镇辛窑村东南,紧邻官厅水库。这次考古发掘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与张家口市怀来县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进行发掘。早在2014年通过先期调查确定了文化层的具体位置,并进行了记录。2015年又在此区域对该遗址进行了小范围的试掘,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及动物化石。因文化遗物分布密集,出土层明确可靠,考古队从今年7月中旬开始进一步展开发掘工作。
  据专家介绍,截至目前,共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装饰品等文化遗物共计2000余件。其中,包括10多件串珠,这些串珠的直径约为0.6厘米,表面经过磨制光滑圆润,孔径约为0.3厘米。经考古专家确认,这些串珠是由鸵鸟蛋壳制成的。除了这10多件成品之外,还有一些鸵鸟蛋壳碎片。这表明串珠是由当地的古人制作的,当时怀来盆地的气候适宜鸵鸟生存,是鸵鸟的生息繁衍之地。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石核、小石叶、锥形石制品等。在这些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个骨针制作十分精美,结合石制品类型特征以及遗物埋藏部位推测,年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些物品的发现,反映出古人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面貌和制作工艺。
  专家表示,南家沟遗址是怀来盆地首个经发掘确认的包含细石叶技术(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细石器加工工艺)的旧石器晚期遗址,为研究中国北方细石叶技术的起源、扩散等科学问题增添了新的坐标和证据。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