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名作赏析

林风眠书画作品辨伪过程解析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07-27



图一



图二

林风眠(1900——1991)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国勤工俭学。他先在蒂戒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

  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任院长。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林风眠于上世纪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作品有《江畔》、《春晴》、《山水》、《仕女》、《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及“立体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等西方现代绘画的营养和方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如皮影、民间瓷绘的造型、线条及汉代画像砖的神韵,刻画风景、静物、花卉、禽鸟、仕女人物等,创造出中西贯通的艺术语言,是一个“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受到了学界泰斗蔡元培的赏识和提携,成为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首任院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

  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而正是这种哀怨和孤寂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审美情趣的悲剧美。这与画家本人颠簸曲折的一生有关。

  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由他首创的“方纸布阵”画法,源自宋代“小品”和后来的册页,这些作品饱含画家对生活的思索和向往。

  他突破传统国画构图的立轴和横卷形式,在方形的框架中描摹丹青,弱化了绘画中的时间因素,呈现出一种平衡稳定的静态美。

  他创作山水风景题材,追求的主要是宋画的自然意境,比较特殊的是他用个人与天俱来的细腻观察,营造诗情般的意境。

  在林风眠风景图式里,总是带有浓厚的个人情绪与理想性格。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他无愧于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

  图一、图二分别是林风眠无标题的“芦荡飞鸟”作品。画家的情感如狂风暴雨,激荡、冲撞着胸中爆裂的火花。画面有一种风烟四起,动荡不安之感,充满了艺术张力。

  图一图二从各自的艺术感觉上都能产生视觉上的美感和动感,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效果。其中一张必定与命运有关,是有感而发的,而另一张也因有版本在先而变得可参照,可复制,可参考。

  恰恰因为这种情况而让图一图二的视觉距离缩短的情况下,艺术距离也缩小了,因其而让图一图二孰真孰假变得模糊不清,乍一看,甚至各有各的优势。

  比如:图一的芦苇荡层次清晰,芦苇的杆叶笔笔带劲,笔下生风,并有强烈的节奏感和空间感,可惜锋芒毕露,尤其是最大的败笔在于两只飞鸟架不起这种营造过分的笔势压力,在飞行姿态上显得笨拙和别扭。

  而图二的芦苇荡笔墨的处理上却能高水平地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戏剧性效果,虚实相生,烟雾弥漫,杆叶有深有浅,芦苇在衬托飞鸟中更是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最大的亮点是把飞掠而过的芦雁,置身于一抹“天地极光”当中,显得黑白对比强烈,从而使命运寄寓逆风中的飞鸟身上,而让主题更加突出,在观赏中仿佛听到了音乐优美和舒展的主旋律和浑厚的副旋律混响的声音。图二是一幅对生命的礼赞和讴歌的作品,是艺术家命运的交响曲。

  综上所述,图一是假,图二是真。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