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清理已现底板 出土多种宝物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12-09
  (驻江西记者柯中华 实习记者伍文珺)目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清理发掘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经过20多天的清理发掘,主椁室部分底板已清晰显现。在12月6日、7日主椁室发掘清理中,玉具剑、“子母”套装漆器、玉质耳杯、形似韘形玉佩的玉器等宝物相继出土。

  江西省考古所领队杨军介绍,目前进行的主椁室第二阶段发掘没有前一阶段速度快,“主椁室每一个地方都必须进行三维扫描测绘,弄清楚随葬品的上下叠压关系、与周围其他随葬品的关系以及文物个体的关系,这3个关系弄清楚之后,再进行文物提取”。

  12月6日,在发掘现场,杨军指着主椁室东南角待清理的文物告诉记者:“因为被埋藏了2000多年,很多文物发掘时不完整,同一件物品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是常有的事。在提取之前就要弄清楚个体之间的归属关系。比如,现在可以看到东南角有一把已经露在外面的玉具剑,在玉具剑周围散落着一些玉器,这些玉器很有可能是玉具剑上掉落下来的剑首、剑格、剑璏、剑珌。提取时,要把它们一起提取。再比如,现在可以看到两件编号1655的物件,它们虽然分散在不同地方,但因为器形相似,我们有理由认为它们可能是同一件器物上的两个部分。”

  记者注意到,由于叠压关系复杂,同一器物处在不同叠压层的话,提取时间也会有先后。在主椁室东南角发现的两扇翣,就因叠压情况不同被分批发掘清理。“每一层的物品清理之后,同一层的物品又要进行三维扫描测绘,弄清楚随葬品的关系,对主椁室东南角来说,目前弄清楚个体的归属关系是关键。”杨军说。

  12月6日上午,考古人员在主椁室西北角提取了一对水瓢状“子母”套装漆器,大号漆器套着小号漆器,经过去泥保湿后,历经2000多年的漆器散发出黝黑的光泽。专家表示,这件漆器名为斛,为汉代的一种量器。在“子母”套装漆器旁,工作人员还提取了一个漆木器。至此,主椁室西北角已提取完毕。

  当日下午的提取工作,针对的是叠压关系特别复杂的主椁室东南角。记者在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手持竹刀、竹签,小心翼翼地对文物上的淤泥进行清理。经前期清理,在不到10平方米的东南角文物堆积层上,精美的玉器、漆器、玛瑙等物品清晰可见。当时,主要提取了主椁室东南角表层的漆木器、玉具剑。

  根据目测,该玉具剑约80厘米长,剑套已炭化。在剑套周围散落着一些精美玉器。专家介绍,这些玉器有些就是这柄玉具剑的剑首、剑格、剑璏、剑珌。杨军介绍,在早前主椁室发掘清理中,主椁室西面也发现了一把玉具剑,在汉朝玉具剑是身份贵重的表现。剑的材质还未确定,只能等专家进一步分析考证后才能知晓。在玉具剑西南方向,有一枚与此前发现的韘形玉佩形似的玉器。

  12月7日上午,考古工作人员提取了这枚玉器。玉器上可清晰看到龙虎图案。专家介绍,使用此类玉器的一般是高等级贵族。与之前发现的韘形玉佩不同的是,此前发现的玉器材质为羊脂玉,此次发现的材质疑似青玉,属哪种工艺尚待研究。同时被提取的还有一只玉耳杯,其玉质晶莹剔透,耳部和杯底均雕刻有精美图案。

  “耳杯,亦名‘羽觞’,始于战国,盛于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杨军介绍,“一般耳杯多为木胎涂漆,也有铜质。耳杯常被认为是一种酒具,但其实它也可以用来装食物。这次出土的玉耳杯是酒具,但之前出土的与青铜染炉配套的铜耳杯则是用来盛放酱料的。能够使用这样玉质的羽觞来喝酒的,不是一般的贵族。”截至目前,西汉海昏侯墓已发现3种材质的耳杯,绝大多数为漆木器。

  12月7日,工作人员还提取了主椁室西南角的玉带钩、玉环和玉剑璏。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目前主椁室西南角还散落着一些小件玉器和宝石,截至发稿时仍在清理提取。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