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祖宗未敢有忘 庄子海外子孙拜谒庄祖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3-02-11]
当10岁的陈锦汉看到碑林里的草书碑文时,他皱起了眉头:这些中国字怎么和在菲律宾华文学校里学到的不一样呢?直到看到正楷体的碑文“北冥有鱼”,他这才露出笑容。
陈锦汉,华裔,祖母庄氏。他是菲律宾庄氏宗亲中国河南访问团中年龄最小的成员。公元2002年4月27日,他随长辈们一道,应当地政府邀请,来到河南省民权县境内的庄周墓前拜祭先祖。
27日上午9时,访问团一行20人踏上庄子墓前的黄土地。据其族谱载:他们古时由河南入福建,后漂洋而至菲律宾。在菲庄姓现已繁衍到1万余人,而他们讲华文的口音中仍存在某些中州余韵。此次是首次返乡祭祖,每个人的神情都显得格外肃穆。
总领队庄金耀先生高擎果品,率众致祭。献果毕,继以鲜花敬上;献花后,三鞠深躬,奉香墓前。拜祭时无论六旬老者还是冲龄幼童,皆庄重如仪。礼毕,庄金耀挥毫写下“南华秋水”四字,以寄崇敬。据悉,在菲庄氏宗亲,每年分春秋两次祭奠先祖庄子,焚香敬祀外,还要诵读祭文,古风犹存,颇为严谨。
拜祭之后,该县县委书记刘慧生执手相陪,游览碑林。大贤安息之处,后人树碑凭吊,碑林遂成。除乾隆五十四年所立之古碑外,泰国、新加坡庄氏后人拜祭后勒石以纪,后世学者通人、书法名家游览后纷有题碑。访问团中不少人在当地政府所立“逍遥游”全文碑前驻足,不禁吟哦出声。
庄金耀对记者说,海外庄姓对祖宗未敢有忘。70年前他们就成立了“世界庄严宗亲总会”,每隔3年,便举行大规模的“恳亲”活动,包括组团到祖国大陆寻根、访问。说着他语气一重:“不搞不行的,菲律宾西化很严重,过几代小孩子们对庄子、对祖国文化的感觉会很淡的。怎么办?我们约束他们上华文学校,到祖国来祭祖、访问,不能忘记自己是华人!”代表团里有位庄荷双老太太,她的外孙女专门到澳门去学中文。“学好了才好到祖国搞商贸啊。这几年中国发展很厉害,我们在海外感觉特别强烈。”人民网记者李智勇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