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现古代考生专门用于作弊的石印微刻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3-09-09]
浙江东阳市一农户家中,近日发现一本上下两册的《五经全注》袖珍作弊书。据考证,这是古代考生专门用于作弊的全国最小的石印微刻《五经全注》孤本。
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发现的作弊本有七八种,其中最珍贵的一册现珍藏于南京江南贡院,全书1.6万字。东阳目前发现的石印微刻《五经全注》孤本比南京江南贡院的“袖珍书”体积更小,字数更多,内容更丰富。全书长5.7厘米、宽4.3厘米、厚0.8厘米,共28万字。每个字不到1毫米,但看起来十分清晰。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考试历时1300多年,产生了近800名状元。他们所考内容大多是以《四书》、《五经》中的语句为题,让考生去分析引申。为此,有的考生就摘录一些重要章节偷偷地带进考场,但进考场时均要经过严密的搜检,即使侥幸不被当场搜出,也不能满足作弊需要。于是有人便用微型字体刻印极小的袖珍本高价出售,专供考生作弊参考,但数量极为有限。因为一旦发现,就要受到严惩。
新发现的作弊书印行于光绪己丑年(1889年),依次为《易》、《书》、《诗》、《礼》、《春秋》,首页是“依样庐主人”作的序。序文说:“自石印法兴,五经翻本花样日新,从未有删繁就简便于取携者,亦舟车一憾事也!”其意思是为了旅途“便于取携”,但实际上是为考生作弊提供方便。接下来是《临文要诀》以及格式、避讳等考试常识,因为在科举考试中,哪怕文章写得再好,如格式有错或某个字没避讳,就会名落孙山,造成终身遗憾。
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籍比特制的靴子后跟略小些,考生可放入靴子带进考场而不被发现。当时朝廷为了防止考生夹带作弊物,特地规定衣褂袍裤乃至帽子袜子都必须是单层的。于是有考生绞尽脑汁想出了用靴跟夹带小书的“点子”。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