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法中识破人心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7-10]
书画界有一种说法叫做“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意思是说,书画是书写内心情感的,因此作品是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假定一个老师带了30个学生,绝大部分学生的字猛然看上去都像老师的字,但仔细看去,你会发现每个人又有细微的差别,或表现在结字,或表现在用笔,或表现在布白,总有自己细微的特点,每个人皆不同。所以,书如其人是一定的,但在何处表现为书如其人,这是不一定的。
试举两例:这是毛泽东手书的清人严遂成的诗《三垂冈》,整体上气势非凡,千军万马如入无人之境,谁人能当?
(译文: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然而攫取这篇手书的片段,单单从线条方面来看,其走线如绵绵白纱,柔软随和,不尖不钝不张扬,没有硬折,也没有直挺挺的硬线,全部是曲线缭绕而成,似乎是很好说话的九岁儿童。
再看周恩来的这幅七绝,诗很有气势,用笔也粗壮有力,说一不二。
截取其片段看,字形方正,转折厚重,直线粗直有力,粗看的感觉雄气外露,个个字都端严而充满张力。总体感觉是强势的。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其内在结构,却是规规矩矩,一字一位,不越雷池,整个篇章都符合传统的章法布局,并无多少新意。这与毛泽东书法的气魄相距甚远,更与毛泽东书法那横扫一切之气度不可同日而语。
以此看来,毛泽东雄才大略,但他的字线条却是绵软纤细而不威猛的;周恩来心细如发,而他的字却是方折雄壮,斩钉截铁的。实际上,他们二人的书法个性并非体现在其外形上,而是体现在章法布局上,毛泽东的字内在结构奇宕纵横、出人意表,是一个开天布地的才略。周恩来的字则应规入矩、传承有序、照应周全,并且几十年如一日,风雨不变,如钢打铁铸,与其为人正好十分相合。
所以,“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正如现实中的人有多样性、隐蔽性,并非一眼就能看穿一样。尤其是对于训练有素的书法家,带有许多专业习气,个性往往被遮蔽多多,不是很容易被看出的。因此,虽然“书为心画”,却也是丰富复杂的。但是无论如何地隐藏或者修养得滴水不漏,毕竟书法还是心性的体现,人们在书写中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表露出自己的内性,想完全遮盖也是不可能的。唯其如此,才更有趣。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正是书法能够直接反映人的心性和当时情境下的思想感情,所以就有了很重要的艺术价值。世界是多样的,人性是多变的,书法能够表现人性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只有细心体会,并且通过对于作者的多方面考察和研究,才能见出端倪,识破其“庐山真面目”,从书法中识破人心。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