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出土“国宝”考古仍在继续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28]
4月20日,江西省九江市和永修县三家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调查组,着手对永修出土的两件商代青铜铙展开深入调查和现场勘察,以探明这里是否存在同时期人类居住遗址。
4月8日下午,在永修县一个砖瓦窑附近,一台推土机取土时推出两件青铜器。经考古人员调查,发现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青铜铙,距今约3300年,流行于商代晚期,主要用于祭祀和宫迁宴乐。考古人员经对现场认真勘察,发掘出一个直径3.5米,深2.5米的土坑,同时出土了一些商周时期的陶片和石刀、石斧的残部,由此认定这很可能是一个祭祀坑。
经秤量,这两件铙均属形体高大而厚重的大铙,一件属六边形腔铙,通高约42.5厘米,最宽处约32厘米,生量约23.5公斤;另一件呈合瓦形,通高约34.2厘米,最宽处直径约28厘米,重量约35公斤。洗清泥土后敲击,能发出像编钟一样清脆悦耳的声音。
据省市考古专家称,这次在赣北永修发现如此完整、精美、体大的青铜铙,在国内实属罕见,由于其发现现场在河流附近,这可能也表明中原文化的完整传递和融合过程,也表明了江南与中原地区同样拥有辉煌的青铜文明史。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