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滨声:我就是个画“小人儿”的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6-24]
90岁的人生怎么度过?中国漫画最高奖“金猴奖”得主李滨声用“玩味人生”四个字向世人解读人生的真谛。
6月,漫画大师李滨声迎来90岁生日。面对画界同仁的恭贺,这位被尊为“滨老”的老人连连摆手,“可别把我叫老了,我是‘90后’。”更谦虚的还在后面。90高龄的他甚至给自己下了这样的定义——不学无术人,“我就是个画‘小人儿’的,这一辈子什么都没干,没有一技之长。”
可这个“不学无术人”却着实不简单。作为中国漫画界的“一杆大旗”,早在1949年,他就参与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的画像工作;1952年,27岁的他为配合在京召开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设计并雕塑完成了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和平鸽”;同年,他成为《北京日报》第一批美术记者,开始探索提倡社会道德的内部讽刺画,自此享誉漫画界数十载。
“滨老在漫画界最大的贡献有两点:一是漫画语言的使用,二是故事情节的构思。”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名誉主编徐鹏飞感叹,扎根生活的执着,让李滨声许多创作于几十年前的作品,在今天依然有着穿透纸背的力量,“滨老是一个绵里藏针的漫画家,是漫画家中的文人。由于整个社会的短视,太多漫画家过于迎合,丧失了本应有的锐气。这正是我们需要从滨老等老一辈艺术家身上汲取的。”
除了知名漫画家的头衔之外,李滨声在国画领域的成就也颇高。早在青年时代,李滨声就结识了齐白石的高足周铁恒,自此开启了他的国画生涯。
他的国画作品中,以京剧人物为最,这得益于其数十载浸淫京剧艺术所品悟到的文化精粹。这位自号“梨园客”的老人,3岁会唱“孤王酒醉桃花宫”,22岁在北平的京剧大舞台一唱成名,70岁办个人京剧专场演出,90岁时还扎着行头指导科班后生排演全本《罗成》。
“画戏不是单纯地画人物,而是要画手眼身法步。画好不好,要看其中传达的艺术魅力。”几乎所有的国画作品中,李滨声都坚持遵循中国画的格律,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造型人物。
“滨老是一个全才。”徐鹏飞说,丰厚的学养为李滨声的作品提供了深厚的根基,“正是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研习得如此扎实,他的作品才能淋漓展现文化最勃发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艺术生命力和人品直接相关。人品立得住,别人才能接受你。人品立不住,别人也不会尊重你。我跟滨老几十年接触下来,他从没有架子,约画也不讲价钱。可以说,某种意义上,滨老的人格魅力强化了他的作品。”
如今的李滨声,虽早已退休,却丝毫没有九旬老人的龙钟之态。他把每一天都用在为中国漫画发展、传统文化传播的鼓与呼上。就在前不久,他应邀前往北京师范大学,为百余名大学生戏迷讲京剧、唱经典;5月18日,为期一月的“追寻北京的记忆”李滨声绘画作品展在北京什刹海广福观开幕,他还现场提笔,为参观者创作漫画肖像。
没有活动的日子里,他每天六点即起,做完集体操,就开始忙活:练毛笔字、背千家诗、写戏文、画点漫画。
“人每一天都得有事做,不要感觉没事。人脑越用才能越活,我对青年人的希望就是要勤,千万不能懒。”站在90岁的年轮上,李滨声对年轻一辈的漫画家们充满期许,“一定要‘惜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活得充实又精彩的李滨声有什么工作计划?“90后”李滨声笑声朗朗:“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我半辈子的见闻,去其糟粕,留其可以,用文字或口述的形式留下来,献给青年朋友,丰富中国梦。”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