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观点

杨振宁谈科学与艺术之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4-22
科学之美美在何处?艺术之美怎样解读?如何让科学与艺术走进大众?4月18日下午,中国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在这里为大家主讲“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这也是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大师讲大美”学术讲坛的第二期讲座。

科学 终极的客观之美

杨振宁从他的专长物理学讲起。他说,物理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钻研的人们对于美的感受也是在一层层的推进中不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物理学对于宇宙结构的了解,最后的最后就是一组方程式,这就是一种大美。可以说这些方程式就是造物者的诗篇,它们用最简单浓缩的语言掌握了浩瀚的宇宙时空。

杨振宁说:“诗人对于科学的美也有过一些描述,英国大诗人威廉·布莱克这样写:‘一粒砂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抑或是西晋文学家陆机所写的‘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些都是用诗人的语言描写了对于宇宙结构的物理学的美,是一种力量的美。”

说到这里,年近93岁的杨振宁先生放慢了语速:“可是这样的描写还不够,他们所要歌颂的,是崇高美、灵魂美、最终极的美。远在没有人类的时候,科学之美就已经存在并映照宇宙的发展。最终极的美是客观的美,是与人类没有刻意的关系的。这与庄子所讲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有异曲同工之妙。”

艺术 人类的创造之美

艺术跟物理学不同,没有很清晰的发展过程,但事实上,人类对于艺术的了解远远早于对科学的了解。杨振宁说,我们看一件商代的青铜犀牛和青铜觚,犀牛是直觉的美,铜觚的美是抽象型的,犀牛的美是形似的美,铜觚是神似的美。与科学中终极的美不同,在艺术里,没有人类就没有艺术,也就没有艺术中的美。换句话说,科学中的美是无我的美,艺术中的美是有我的美。

唐代画家张璪曾这样形容艺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杨振宁说:“这两句话确实是概括地描述了艺术真正的精髓,确实道出了人类怎么感受到艺术中的美。塑造青铜犀牛的人是外师造化,它的美是因为这个创作者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犀牛,所以这是一个写实的美。而青铜觚是一个中得心源的美,它的曲线用几何学的语言来讲叫作双曲线,商朝的人当然不知双曲线为何,可是他直觉地知道了这个抽象的美,这就是从心里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是一个写意的美。”

美术馆 让科学遇到艺术

科学追求的是认识和理论,以及理解造化,从而在这些认识中窥见了大美。艺术之美的存在与之相同之处就在于顺应了造化的发展方向,如果艺术向着完全背离造化的方向发展,将会与美渐行渐远。当今的社会科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这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的美吗?

如何将科学与艺术融入大众的生活?面对台下热情的听众,杨振宁说,理解和欣赏科学与艺术之美,有赖于社会公共机构的科普工作。让大众深入浅出地了解科学的奥秘与艺术的深度,同时感受到科学与艺术中不同层次的美,是我们需要解决并奋斗的方向。

杨振宁说,在这一点上,中国美术馆已经做出了他们的努力。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形式、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面向不同受众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宣传活动,增加了人民大众对于美术含义以及它与人类其他活动之间关系的理解,极大地发挥了中国美术馆“审美教育大课堂”的作用。

讲座开始前,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致辞中表示,全民素质的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重要途径。文化的发展,有高原才有高峰,而高原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对文化的认识。作为美术馆应当将当代的文化资源以美的形式传播,使中华美学精神和民族的人文理想能够滋润大众,让文化大师美的境界具有宏观的引领作用。

从2015年起,中国美术馆从“艺术讲堂”中细分推出“大师讲大美”学术讲坛系列讲座这一高端学术类公共教育新品牌。吴为山说,中国美术馆将秉持推广社会美育的使命,推出更多的“大师讲大美”讲座活动,邀请各界大师前来演讲,从各自角度与听众探讨美育,弘扬大美,让中国美术馆成为公众欣赏真美、感受大美的课堂。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