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名作赏析

学者:台北故宫《溪山行旅图》有可能是伪作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3-13





《溪山行旅图》局部,重重密林中有“范宽”二字。

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文物局书画专项责任鉴定员,江苏省馆藏文物书画类定级专家,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专家指导小组成员。
  上一次,我们谈到了鉴赏与鉴定,还简单的提及了鉴定的难与易,这一次,我们接着聊一聊鉴定有多难。
  说一个例子,范宽,这是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名字,但是提到他的一张作品——《溪山行旅图》,见过有印象的人就多了,这幅画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这幅画被誉为是北宋山水画的典范,也是范宽流传至今惟一没有争议的作品,几乎所有介绍中国画史的书都会提到这幅画,可以称得上是一幅确凿无疑的“真迹无上神品”。 甚至一位当代学者在画幅下部重重幽深的密林中找到了“范宽”二字,画面中有了作者本款,再讨论这幅画的真伪问题似乎完全多余。然而,恰恰这“范宽”二字出了问题。范宽,本名范中正,字中立,为人宽厚,大家就称呼他为“范宽”。这道理就像包拯,有人称他为“包青天”、有人称他为“包黑子”,这些都是外号,所以,包拯不会自称为“包黑子”,更不会在正式的情况下称自己为“包黑子”,同样,范宽怎么会在自己的杰作上用外号题款,理所应当是写上“范中正”或“范中立”,那么,画中“范宽”二字就是后添的伪款。问题来了:《溪山行旅图》中出现了伪款,这幅画到底是不是范中正真迹?
  这样一幅赫赫名迹、巨迹尚且有不容易解决的疑问,就更不用说其他的一些本就有争议的作品了,比如说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北宋董源的《溪岸图》等等,中国画鉴定的难度可见一斑。
  中国画鉴定还有哪些难度呢?太多了,光是讲现象就能举出一大堆:
  比如“代笔画”,经过老师的许可,学生代替老师画画,画好后,老师再添上几笔,写上自己的名字,盖上自己的图章。这怎么办?代笔是画家本人授意的,画中的款、印等都是真的,既然画家授意指定某人为自己代笔,那么这人的画法、画风、画诣与画家本人是接近的,是被画家认可的,并且画家的代笔人往往不止一人,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的代笔人已知的就有13个之多,天哪!扑朔迷离,眼花缭乱!想想都“头大”。
  再比如,当代科技日新月异,打印复制技术也是如此,打印还原真迹原作的真实度已经“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完全不可与传统的水印木刻、宣纸印刷等技术同日而语。经过对原作高精度扫描、软件图像处理、参照原作校色,最后打印在与原作相同的纸绢等材料上,这样的打印稿与原作几乎是完全一样,光凭肉眼而不借助于上百、甚至数百倍的放大镜,很难观察出一些蛛丝马迹,蒙你根本没商量。
  自古至今一直存在的代笔画现象、当代的打印复制技术等这些仅仅给中国画鉴定造成了某些方面的难度,还有更多的“坎儿”在等着我们。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