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物备忘录》举行观摩会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04]
由人民日报社大业影视传播公司、新华社音像中心、《海外星云》杂志社、北京久鼎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记录片《中华文物备忘录》今天上午在人民日报社以观摩座谈会的形式首次亮相。人民日报社社长许中田,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新华社副总编辑曹绍平等首都文物界、电视界和新闻界出席了今天的观摩座谈会。
这部长达46集的电视片系新中国五十年来第一次以大型记录片形式反映中华文物传奇故事的电视作品,以创新手法表现重大题材,于2001年国庆前夕获中宣部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据《中华文物备忘录》总制片人张力透露,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有关专家的具体指导下,该片1997年启动,历时五年,摄制组行程万里,足迹遍达海外美、英、法、挪威、瑞典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访了上千名中外文物专家以及有关事件的当事人,现场记录了大量珍贵镜头,特别是在海外采访所获得的许多资料和画面均是第一次为中国人前往采访并记录,给国内文物研究也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出席《中华文物备忘录》观摩座谈会的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一起欣赏了该片部分内容。与会者普遍认为,该片能够结合电视艺术的特点,准确把握中华文物脉络和精髓,以对观众具有相当吸引力的方式进行制作,不仅实现了“权威性、文献性、记实性、故事性”的目标,而且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与会专家们认为, 以电视形式讲述文物故事的难度相当高,《中华文物备忘录》不仅是一部文物作品,更是一部成功的电视专题作品,从敦煌沧桑到庚子劫难、从良渚玉器到殷墟甲骨、从流失海外到国宝回归、从走私狂潮到精心保护,该片在对吸引观众方面所作出的种种艺术尝试与探索也取得了相当有益的成果,堪称在文化领域的中国版的“发现”节目。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