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山:以独特视角看敦煌文化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11-30]
北京11月29日电(上官云) 敦煌,这颗古代西域的明珠,曾经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也曾湮没一时。随着丝绸之路的重兴,敦煌艺术也随之映入人们的眼帘,艺术家何山的相关著述与画作则引起巨大关注。29日上午,何山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细致的介绍了他眼中的敦煌艺术与中西方文化的关系,并阐释对绘画艺术的理解。他批驳了西方研究者们倡导的有关敦煌艺术的“东方艺术西来说”等观点,认为其是五凉文化与四大古老文明融合而成的新型文化形态。同时,曾经创作过表现丝绸之路的《传统友谊》大型画作的何山表示,真正的艺术家最应该有的便是担当和责任心,“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
谈人生经历:艺术家永远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
著名书画艺术家何山,绘有《传统友谊》、《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多幅大型壁画,并出版众多专著。1941年,他出生在湖南湘阴县。5岁的时候被家人送入私塾,伴随朗朗书声在汩罗江畔度过童年时代。或许是神秘绚烂楚文化的影响,何山自幼便对艺术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和敏感,一直持续到考上大学。
在五年苦读之后,1964年,何山大学毕业,也正是在那时开始崭露头角:毕业作品《丰收归来》、《渔歌》选入由中央文化部及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作品展》及巡回展。同年,何山“西出阳关”,就职于敦煌文物硏究所,开始了临摹、研究与创作十余年的生活。
“《传统友谊》这幅画就是1970年完成的。”提到心爱的敦煌文化,一贯温和谦逊的何山显得有些眉飞色舞,“我在临摹敦煌石窟壁画的时候,看到上面有很多表现丝绸之路的东西,在那个年代,中国跟其他各国的来往还没那么频繁,这也启发了我,我就把日本等各国的来访集中到一起表现,叫做《传统友谊》。当时有评论家说,这是表现丝绸之路最早的一幅作品。”
翻开何山的履历:作品入选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奖;应邀赴美举办个展并讲学;受聘为多所学校的客座教授;部分作品为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在创作与理论上早已有所成就的何山却至今仍然选择默默研究,很少抛头露面对自己大肆宣传。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最应该有的便是担当和责任心。
“一部《红楼梦》能够深刻反映社会,一幅《蒙娜丽莎》达芬奇画了六年,现在还会有人这样做吗?”何山把艺术创作的脚踏实地看得非常重要,“豆芽菜长的快,一个礼拜就没了;松树苗长的慢,但最终变成参天大树,艺术也是如此,骗的了一时,骗不了久远。”
“艺术家永远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何山很郑重的说,“要用责任心和负载感,将创作投入到国家的文化建设中去,才能画出好东西。”
谈绘画艺术:文化艺术各有特点 可融合不可替代
从开始画画至今,何山一直践行对人生、对艺术负责的态度。他曾创作过《千里江陵》、《楚魂》等大型画作,饱受赞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每每接到一个创作任务或邀请,何山通常要思索很久,他到现在还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哪怕去旅游也不例外,目的就是积累素材。在其中,创作于1978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这幅剧作是何山应中央文化部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指挥部之邀所作,放置于机场元首厅,对面便是著名艺术家潘天寿先生所绘的大幅写意荷花。最初接到邀请,何山还小小的犯了一下难。
“既然是元首厅,那么就要有中国的味道,还要表现出作品特定的气势,同时要跟潘天寿先生的花儿衔接,太脱节了也不行。”何山想了又想,选定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作为表现对象,选用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方式,“同时还要画出黄河的气魄,因为元首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高贵。”
但完全弃用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也并不可取。何山将画面造型处理等各方面全部以中国方式处理,选取单纯的色彩表现,画的内容,以“线”的形式绘制河水,同时吸收西方的光影技巧,最终整个画面流畅生动,黄河喷薄汹涌的气魄扑面而来,似乎能听到水花咆哮之声。
“很多年后我再去看,都很难想象那是我自己画出来的。”通过这次经历,何山也得出了对绘画艺术的独特看法。他以《庄子》中“混沌”凿七窍而亡的故事来比方文化艺术的交融,“各种文化各有特点,不能替代,否则会造成各自的消亡。我还是主张要中西融合,舍得花功夫投入进去。”
谈理论研究:以独特视角看敦煌文化 望对后人“有交代”
何山在艺术上的成就并不只表现在绘画一方面。很多人都这样评价过他:一位学者型的画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在创作出多幅为人称道的画作同时,在理论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比如《画论》、《神州风采》、《舞蹈、音乐、花神》等等。而其中较为得意的作品,何山说,还要算新近再版的《西域文化与敦煌艺术》一书,这部书在25年前第一次出版时便参加中日图书大展并获奖,“在书中,我以佛教艺术角度切入,告诉大家还有敦煌这样一个艺术的长廊。”
与其他地域性的艺术形式相比,敦煌艺术的独特性或许在于它的“综合性”。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汇聚东来西去的各色人等。就像何山所说,敦煌艺术是以中国西部五凉文化为根基、与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国内陆、印度、希腊、波斯)交汇融合所形成的独一无二的艺术群体和新型文化形态,何山称之为“东西方文化交往产生的新生儿”。
“从《山海经》中可以了解,早在公元前2205年,东西方的交往即已出现,史料记载的约公元前1002年至前994年的周穆王西巡又是一例。”为了写成这部专著,何山翻阅了大量史料,至今仍如数家珍,“按照流传的‘东王公与西王母’的故事,假设西王母象征西方,东王公象征中国东部,在敦煌石窟中,东王公乘龙车,西王母御凤车,十分鲜明的现实东西方艺术的融合。”
从敦煌石窟被发现、敦煌艺术逐步受到关注到现在,相关研究已经进行一百多年,各种艺术论争层出不穷。何山这本书则是从文化比较学与艺术哲学的角度,跳出圈囿来进行研究,“据我所知,目前这种研究方式,还是不多的。”
“所谓艺术精神,其目标总的来讲可归结为六个字‘成教化、助人伦’,引申到现代中国,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研读敦煌文化的主要心得体会。”何山笑吟吟的表示,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还是能做点工作的,“也希望对后人有个交代,能够熟悉它、了解它。”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