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辽宁旅顺发现更新世晚期披毛犀头骨化石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11
  《新华网》大连专电(记者赵华):辽宁省大连旅顺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嗣洲研究认为,当地一村民日前捐献的古化石系更新世晚期披毛犀头骨化石,再次证明渤海湾在1万多年前曾是北方草原。

  今年3月13日,大连旅顺口区江西镇羊头洼村村民刘铁将收藏在家中的古化石捐献给了旅顺博物馆。据他介绍,这块化石是其父刘兆常在1994年10月发现的,发现化石的地点是距离羊头洼港湾(渤海水域)500米左右岸边,距地表约7米深处。

  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旅顺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嗣洲研究后认为,这块残长90厘米、最宽38厘米的化石,初步认定是比较完整的披毛犀头骨化石。额骨、鼻骨、鼻孔、枕嵴及腭面的臼齿,均清晰可辨。从臼齿上看,这是一头未成年的披毛犀,个体较大。其石化程度不太高,估计距今约1万多年前。

  披毛犀是更新世晚期的一种食草型动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距今1万至4万年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及内蒙古高原等地。旅顺是其分布最东的几个地点之一。(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