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陕西宝鸡考古队完成三峡文物发掘任务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3-19
  近日,参加三峡库区文物抢救发掘的宝鸡市考古队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返回宝鸡。在渝期间,考古队对重庆市酆都县镇江镇槽房沟墓地、高家镇大湾墓地、农花庙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勘探、发掘,勘探面积54000平方米,发掘面积2720平方米,清理墓葬23座,出土文物300余件组,其中槽房沟9号墓的发掘获重要成果。

  槽房沟9号墓位于重庆市酆都县镇江镇观石滩村东北约700米处的长江北岸小梁上,为刀把形洞室砖墓,由甬道、墓室两部分组成,葬具与人骨均已腐朽,无法判定葬式和头向。出土文物较为丰富,经整理有5l件组,种类有人物俑、动物俑、陶塘、陶井、房屋、乐器、生活用品及钱币等,其中陶马、摇钱树底座、铜佛像等最为重要。陶马为泥质红陶,作站立状,昂首,翘尾,尾尖打结,长66、宽20、高65厘米。右后腿刻有“巴郡平都蔡骑马”8字。丰都古称平都,隋恭帝义宁二年(618)置酆都县,1958年改称丰都。从题刻可知墓主人为蔡。

  摇钱树底座呈覆斗形,底大顶小,正方形顶部有孔,一斜侧面刻有“延光四年五月十日作”纪年,“延光”为东汉安帝年号。“延光四年”为公元125年。铜佛像残高5厘米,为摇钱树的一部分,火焰状发饰,肩披袈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提袈裟,下部残。目前长江中游地区发现最早有确切纪年的早期佛像,是出自武汉莲溪寺东吴永安五年262墓的鎏金铜片镂刻佛像。而槽房沟9号墓出土的佛像比永安五年佛像早137年。可以说,槽房沟9号墓是峡江地区第一座纪年明确到年月日、有明确行政区划及墓主人姓名的墓,也是峡江地区乃至全国第一座最早出土铜佛像的东汉纪年墓。

  这次文物抢救发掘历时3月是继2000年之后该市考古队第二次赴重庆三峡参加文物抢救保护为峡江地区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刘宏斌 辛怡华)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