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洪:当代画家要表现自由个性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5-15]
东北、四川、陕西……年过半百的杨应洪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而近30年来,他选择了深圳,并在深圳闹市中蛰伏了近30年。今年文博会,他将在会展中心六号馆举行他的首个个展,向观众展示他多年来的探索成果。
1
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
杨应洪号半山,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高研班,是陕西美协会员。在这个大师横行、画家对市场嗅觉极为敏感的时代,杨应洪却以“韬光养晦”作为座右铭。“画画不是上几年学就能画好的,没有几十年的磨练,成不了真正的艺术家。”他说。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已经受邀为一些政府部门创作作品,而且一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这也许跟他最初在深圳的经历有关。早年在内地国企做美工的他,上世纪80年代末企业改革时下海来到深圳,并成为首波股市浪潮的受益者。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的丰富让他没有温饱之忧,可以全心全意习画。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他便成为全职画家。
他用的是最“笨”,也是最扎实的方法:临摹。一套十几年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世山水画》中有四五百幅作品,每幅作品他都临过十几遍,早就对历代大家的笔墨特点了如指掌。后来,他又瞄准了现代名家,陆俨少、傅抱石、黄宾虹的笔墨功夫他都烂熟于心。慢慢地,他将前人的特点融会贯通,博采众长。他不讳言自己的笔墨间蕴含着前人的影子,比如学习石涛的树,学习陆俨少的水和云,画山则遵循黄宾虹的五笔七墨。两年前,他特意赴中国美院跟随著名画家张捷进修,让自己的艺术能更加精进。
他认为,绘画有几种方法:庖丁解牛法,就是先画个大概框架,然后展开精绘;顺势而为法,根据每个局部的韵律考虑后面的创作;胸有成竹法,就是对以前临摹过的东西加以使用。如今他综合了上述几种方式,融入了书法笔法,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
2
张扬个性,表达中国文化正能量
也许是因为长期浸淫在古书画的世界中,杨应洪的作品有种古韵和仕气,但他并不泥古。“这些年,我最欣慰的是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前我是‘作画’,把别人的特点挪过来堆在一起,而现在,我开始‘写画’,书写的是我的内心世界:自由、畅神。”杨应洪告诉本报记者。
在杨应洪看来,每个时代的画家都有自己的使命,“你能留给未来人类的财富是什么?我们每迈开的一小步,都在为人类智慧宝库做积累”。他认为,当代画家就是要表现当代的面貌:在国家越来越富强的当下,通过作品传达中国文化正能量,也就是每个个体都能彰显自己的个性,但整个社会却是和谐的。
如果用画作表现这一时代特点,就是每个局部都各自成画,但整体依然协调。比如这次文博会中他将展示一幅25米长的《苕溪帖诗意图》,画的是江南风景。在这里,一船一阁都独具个性,25米当中没有一个局部是雷同的,然而随着长卷展开,舒缓、密集、畅快的节奏接踵而至,令人不禁惊叹于他把握全局的能力。这幅画他构思了八年,最后用了三个月完成。令人惊诧的是,这些风景都不是采风而来,他花了三个月闭门创作,画的是自己心中“可居、可游、可观、可赏”的江南景观。
杨应洪北方人的强壮身躯中蕴含着细腻的、敏感的内心,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因感情触动而生。比如汶川大地震后,他埋头几天画了一幅八尺大画《震撼》,以俯瞰之势描绘灾难现场。而这次他带来的《杜甫诗意百幅图》,则真实反映了他追古抚今的情怀。
这次展览,对杨应洪来说有着特别含义:如果说他以前是师法古人,那么他希望借由这次展览做个总结,并以此为开端展开自己的下一段旅程:师法自然。自然山水不仅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还能荡涤心灵,他相信唯有经过大自然的洗礼,他的作品才能再上一台阶。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