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中国学者发现新角龙类恐龙进化缺失环节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3-18
  《中国新闻网》消息: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二日电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徐星领导的中美专家合作研究小组发现的辽宁角龙,被证实为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新角龙类。科学家称,这一发现填补了恐龙进化的缺失环节。

  昨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关于这一发现的论文。今天此间媒体援引文中观点,并称这是《自然》杂志在一个月时间内连续刊登的第二篇反映中国恐龙考古研究,也代表相关领域国际最前沿水平研究成果的文章。

  据介绍,传统意义上的角龙类恐龙被划分为长有类似鹦鹉嘴喙部的鹦鹉龙类和长着颈盾的新角龙类。此次发现的辽宁角龙生存于大约一点三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大小接近于体形较大的狗,是一种四足行走动物,以植物为食。它所具有的过渡性质的形态,填补了两种不同角龙类恐龙之间的形态差距,显示出两个支系在分离后形态上的快速变化以及不同的形态特征,可以说是填补了一个重要的“缺失环节”。科学家表示,辽宁角龙的发现揭示了角龙类早期演化过程中的“镶嵌进化”现象,说明这种恐龙演化过程的复杂性,而且“角龙类的进化树也因此发生了改变”。此前《自然》杂志报道的在辽西发现的小型肉食性“中国猎龙”也是一个关键的“缺失环节”,其强烈的过渡色彩为“某一类群恐龙演化为鸟”的论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一前一后两大发现虽分属不同的恐龙类群,但都巩固了辽西作为世界恐龙研究热点和中心地区之一的地位,也说明辽西恐龙研究在不断向着更广阔的范围发展。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