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甫帖"藏家刘益谦:很多艺术品的真伪我看不懂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4-29]
“老实说,孙子兵法我没有看,但是小时候听老人说过,有三十六计。我也经常说,在运用三十六计的时候要拆成七十二计来用,把七十二计拆成一百四十四计来用。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过程,而是注重结果。”这是刘益谦投资收藏的“实用主义”和灵活多变的主张。自2012年12月18日,筹备多时的龙美术馆(浦东馆)登场、2014年3月28日西岸馆开馆,刘益谦逐渐完备了自己作为美术馆创办人、营销人的角色。
谈收藏趣味
拍下粉钻只为博爱妻一笑
参与艺术投资,在外界看来门槛比较高,需要很深的专业知识。我没有专业知识,但这对我来说没有什么障碍,我的优势是有资金,所以我要发挥我的优势。
投资收藏艺术品究竟有多大的门槛,又要注意怎样的风险?
刘益谦在证券投资市场上呼风唤雨,但肯定不是最有钱的人;而在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他绝对是花钱最多的人,达到8亿多元。这是他的收藏“大年”,而在今年,大有赶超的意味,光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就花掉了2.5亿元。刘益谦喜欢亲自到拍卖场上举牌。他总是习惯坐在第一排,有些懒散地斜靠在椅子上,等到其他竞买人多轮混战,弹尽粮绝,拍卖师即将落槌之际,刘益谦伸手报出最后一口价……
“只买最贵的”,这也成了刘益谦在拍卖场中的不变法宝。他说:“股票可以买便宜的,但艺术品不可以那样做。”因为刘益谦清醒地认识到,艺术品不像股票,每一件都会有成百上千双行家的眼睛盯着它们,你几乎不可能有捡漏的机会。而且,你也不可能像买股票一样买进一大堆艺术品,你只能选择多数行家认为最好、最贵的作品。
刘益谦2010年花了3000万元买了一件古琴。之前2009年底他在香港苏富比用8000多万元竞得乾隆紫檀宝座。这两件东西是配套购买的,刘益谦说等到他某一天退休后,就将这把“椅子”搬回家,请夫人坐在上面,前面摆上这件古琴,最后再拉上一道帘子。刘益谦站在帘子前面,等待夫人喊“小谦子”,他马上躬身回应“喳—”。
“那时候应该蛮有意思的”,刘益谦笑道。
不仅仅是中国字画、古琴和明清古家具,“杂食”口味的刘益谦还钟情于瓷器、缂丝和珠宝。同样为了博得爱妻一笑,这位超级买家还在2009年香港佳士得斥资8000万元,买下了一个5克拉的粉钻作为夫人的生日礼物……谈到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刘益谦认为,艺术圈与金融圈的联动将会越来越紧密,几年前他说,“5年后,有可能在拍卖场上举牌的人大部分是金融人士了。”现在看来,这已经应验。
“参与艺术投资,在外界看来门槛比较高,需要很深的专业知识。我没有专业知识,但这对我来说没有什么障碍,我的优势是有资金,所以我要发挥我的优势。”刘益谦说。
谈当代艺术
青年艺术家要看原创性
青年艺术家还是要看作品的原创性。一个艺术家的原创性是成功的关键。
刘益谦夫人王薇,历来被认为是收藏当代艺术和年轻艺术家作品的“大主顾”,她也多次提到,会更多关注年轻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而刘益谦也提到,自己从最初介入书画收藏,慢慢地也开始更多了解当代艺术。
谈到对年轻艺术家最关注的点是什么,刘益谦说:“我感觉青年艺术家还是要看作品的原创性,我认为一个艺术家的原创性是成功的关键。目前龙美术馆已经收藏了10多位80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上的接受不错,同时我也希望有好的年轻艺术家出现。今后龙美术馆会展出80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对于更多对艺术感兴趣,却对一些艺术品“看不太懂”的情况,刘益谦认为:“其实这种看不太懂的苦恼我现在还有,现在我也一样,很多艺术品的真伪我看不懂,这个问题我纠结了20年,但是这个问题也是可以简单化解决的。在艺术品市场,我的优势是有资金,弱势是没有专业眼光,所以我只要把我的优势发挥出来,买贵的藏品,就成功了一半。”而王薇则表示,“我最初接触艺术收藏也有过类似的经历,32岁那年自荐做了拍卖公司的经理,这当中得到了很多专业的知识。多学习,多感受,多与专业人士交流,会有帮助。”
最后笔者问了一个“如果”,如果你不是富翁,你还会喜欢收藏吗?刘益谦回答铿锵有力:人生没有如果。谢礼恒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