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青城五塔寺恳请游人手下留“德”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03
  新华网呼和浩特电(李泽兵)昨日上午,笔者陪同外地朋友游览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席力图召和五塔寺等名胜古迹。当我们登上五塔寺细细品味精美的千佛砖雕时,却意外发现,塔顶门楼的古墙壁四面竟成了八方游客的“签到簿”和“留言册”,密密麻麻刻满了张三、李四“到此一游”的字样。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如此被人“刀砍斧凿”,着实令人心痛。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有着四百多年的建城史,明清时期曾有召庙数百座之多,素有召城的美誉。现存的几座召庙文物考古价值巨大,也是呼市的旅游观光景点。其中五塔寺建于1727年(清雍正年间),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塔,全称叫“金刚座舍利宝塔”,蒙语称“塔奔·索博尔嘎”。塔高16.5米,五个方形小塔端座于高大的塔身之上,因塔体从上到下共雕刻有1600多尊佛像,故又称“千佛塔”。我国仅有北京真觉寺的五塔同它的造型相似,就建筑艺术而言,呼和浩特的五塔更为精美。

  然而,在祖先留给后人的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和物质遗产上,一些缺少公德意识的游客信手涂鸦。笔者数了一下,塔顶门楼墙体共有33层青砖筑成,除了“到此一游”的签名外,也有祈求“幸福平安”、“心想事成”的。更有甚者,某些痴男怨女为表达爱情,刻上了“心”形符号。新的刻痕覆盖了旧的刻痕,一层压一层,像一张厚厚的灰色蜘蛛网。我们看到,最新的留言刻在五塔中中间最大的塔上,写着“李德厚、牟文君、牟海军、贾玄、张峥到此一游”,时间是“2002、2、26”。

  呼市五塔文物保管所所长朱惠告诉笔者,五塔寺每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虽然管理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还是杜绝不了破坏行为的发生。他们也曾抓住过一些乱刻乱画者,大都做批评教育处理。而涂鸦者以学生居多,有些甚至是大学生。为了尽可能保护塔身雕刻不受损害,他们在四、五年前给塔顶的五个小塔安装了一人多高的铁栅栏做“护身”,可铁栅栏也不时地受到人为损坏。

  人们都知道,文物一旦受到破坏,损失不可弥补。那么在文物上涂鸦的行为是否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制裁呢?内蒙古申宏律师事务所律师聂原灵介绍,依据《文物保护法》第30条、第31条有关规定,在文物上涂抹刻划,未造成严重损害的,由公安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进行处罚;故意破坏文物,后果严重,其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事实上给有关部门在管理和处罚上造成很多困难。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