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观点

吴鸿:对象·方式·背景——数字时代艺术批评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12-11

“数码”之于“艺术批评”到底意味着什么?其一,是把之前已经有了的东西数码化;其二,是新出现的只能以数码的形态而存在的东西;其三,与前两者相关,而并不止于前两者范围的一种社会文化特征和形态。
就第一层意义而言,是指一种数码(数字)化信息的转换、存储方式,将传统的以视觉可知的方式存在于纸质或胶片上的文字和图片,转换为一种抽象的数字方式的存在;然后经过电脑程序的解码合成,再以另一种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电脑屏幕中。这个时候的数字化应用主要是体现在信息存储方式的改变中,以及在此基础上并由个人电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而带来的文字和图形的平面设计应用,诸如桌面排版系统、数字化平面设计等。这个时候,从数字化应用的角度而言,还基本上至于一种孤立的单机状态下的人机对话过程,信息在机器之间的传输是通过可读写磁盘方式来进行的。
局域网的出现,实现了将单个的个人电脑联组成网的可能性,从而解决了在不同电脑间通过网线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共享。但是,在这个阶段中,信息的流通过程仍然是人→机、机→机、机→人的状态,而无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沟通。所以,在此阶段中,广义上的网络文化并没有出现。“数码”之于人,仍然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而并不是社会文化现象。
建立在“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协议”(TCP/IP)基础之上的国际互联网(因特网)(internet),实现了全球的计算机在共同使用公用语言基础上的互联网络;进而,万维网协议(WWW)最终实现了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为基础的面向因特网(Internet)服务的、一致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已经习以为常了的“互联网”信息传输与分享过程的大致程序:首先是将传统的依附在纸质或其它物质媒介之上的可视觉感受性的文字和图形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存储于计算机硬盘之中;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包括个人电脑、计算机组,以及大型网络服务器)通过因特网等协议方式联接在国际互联网之中;在互联网的平台上,除了可以进行电子邮件(E-mail)、新闻组、即时通讯等方式的信息传输与分享之外,目前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以超文本标注语言与超文本传输协议为基础的网页浏览方式来实现的信息检索与知识分享,从我们通常所说的数码时代或信息时代的特征而言,这一点也是最为根本的地方。互联网作为一种超级媒体,它从信息传媒的角度所具备的特征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交往方式,并由此而出现了一种互联网文化。
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平台,并且基于超文本链接的多媒体性和交互性的特征,还产生出了只能在互联网环境下才能实现的互联网艺术类型。
另外,互联网从应用角度而言,它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媒介。随着接收终端的多样化和便携化,作为互联网概念的延伸和扩展,还产生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这样,互联网就逐步成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
在以上历时性的描述中可以发现,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数字时代”是一个非常笼统的特征性概括,它其实是由很多互为依存的不同元素构成。从“艺术批评”的角度而言,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需要将这些既有区别又存在着某种关联关系的元素重新分析、归类,大致可以分为作为对象的数字元素、作为方式和形态的数字元素,以及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背景的数字元素。
1、作为艺术批评的分析、研究对象的艺术作品
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它的内涵和外延在数字化的语境下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也是一个需要梳理清楚的问题。
首先,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但是其视觉特征与传统审美并无本质区别的作品类型,比方说电脑制作或输出的图形、数码摄影等。
其次,以数字虚拟技术为基础,加以带有人机交往性质互动装置的数字虚拟艺术。
其三,以网络传输为基础,以数字代码、编程、讯号为传输内容的网络艺术。比方说,以代码、编程的远程控制为主,更像一种网络行为艺术的黑客艺术;以互动程序加影像传输方式的互动影像艺术;以互动程序加现场装置的互动装置艺术;等等。
其四,以互联网为手段,以网络文化为背景,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进行数字化延展的网络行为或网络事件艺术。
以上种种,都给艺术批评带来了一些新的课题。因为我们在面对这些艺术作品的时候,已经无法依据旧有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经验来进行判断和分析了。传统的美学经验是建立在物体的可触摸性的视觉感知基础上,手工性和技法性是其进行美学判断的主要元素,而这两者都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为基础的,所以,也可以这么说:传统的美学经验就是建立在人的能力和感觉的差异性之上的。而数字化的过程和应用恰恰就是消除了手工性技法的个体差异性,甚至是消除了物质的视觉感知性基础。在面对这样的事物形态的时候,一方面,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我们的审美边界和感知疆域;另一方面,旧有的知识背景和判断依据又不断受到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作为从事艺术批评的研究者,首先不能拘泥于经典的艺术判断标准和分析依据,而应该采取一种更为宽容的态度接纳这些超出了我们旧有的经验范畴的艺术现象;其次,也需要及时了解这些建立在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的艺术方式和艺术形态。因为,在这里,“技术”已经不再仅仅意味着是一种为主体性的“人”服务的、辅助的工具和手段,而是成为价值的主体。它也不是“机械复制时代”的那些不断被消除了主体性的复制品,而是另一种在不断被复制和聚合的数字化过程中建立主体性的意义逻辑。
2、作为艺术批评新的发生方式和形态的互联网环境
在这里,互联网同时意味着技术和媒介两方面的意义。作为前者,上一节已经做了分析。本节主要是着眼于依据后者的互联网信息分享的概念之于艺术批评的作用。
前文已述,信息分享是因特网基于互联网环境的最为广泛的应用,也是人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数字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我们先从广义上的数字媒体或数字媒介的角度来分析它的特点。
互联网络媒体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所谓的WEB1.0时代、WEB2.0时代,以及自媒体时代。
WEB1.0即第一代互联网主要完成了超文本链接和超媒体合成的方式,这是互联网网页区别于早期的新闻组的本质特征。超文本是一种用户接口范式,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链接所指向的内容。超媒体是超文本和多媒体在信息浏览环境下的结合,它是超级媒体的简称。用户不仅能从一个文本跳到另一个文本,而且可以激活一段声音,显示一个图形,甚至可以播放一段动画。互联网采用超文本和超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将信息的链接扩展到整个网络上,形成一种超文本信息系统。互联网的一个主要的概念就是超文本链接,它使得文本不再象一本书一样是固定的线性的。而是可以从一个位置跳到另外的位置,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与传统媒介方式最为本质的区别就在于,首先它是一种多连接点、多种可能性的跳跃跨度的组合。这就决定了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是自主的,信息展开的方式是以信息获取者为中心的。而在传统媒介中,信息的排列顺序体现的是编撰者的意志,读者在按照某种顺序浏览信息的方式就是无形中接受了这种意志的安排。所以说,正是互联网的超文本链接方式所体现出来的按照读者自由意志实现的信息间跳跃性的多种可能性组合,打破了传统媒体条件下的所谓“专业”霸权。其次,在超媒体技术的条件下,把文字、图形和声音、影像等多种信息载体集合在一起的组合过程,极大地影响并改变了我们的信息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比方说,目前流行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表达方式就是通过超级媒体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只能通过纯文字的方式来传递观点的表达方式。这些变化,也必将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
但是,从更广泛意义上的信息(知识)传播过程来看,WEB1.0时代较之于传统媒体并无本质变化。信息仍然是从作者到编辑,再到读者的单项式线性流传过程。元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产生变异、转译、回馈等变化。
而在WEB2.0阶段中,与第一代互联网相比较,它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就在于,读者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参与到了信息的再构建的过程。WEB2.0最主要的技术方式有:一般放置在主要内容后面的电子留言板、电子公告栏(BBS、论坛)、个人博客等。在这个技术背景下,元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加入了读者的评论、转述,以及评论内容反馈给作者之后的再阐释等。这样,信息的流传过程不再是像WEB1.0时代中的那种单项式线性传播,而是变成了一种多向式的交叉过程。在这个意义下,作者的内涵将更为丰富;而传统的读者已经不再存在,成为了另外一种“意义参与者”和“文本写作者”,也就是说,读者也变成了“作者”。
即便如此,第二代互联网时代中由读者转化成为的“作者”仍然是隐性的作者。他虽然可以使元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变异、转译和回馈,但是却无法成为元信息的提供者。也就是说,他无法主导元信息的发生方式。
而在以微博,或其它“微博化”的媒介为代表的网络“自媒体”时代中,“关系”成为了超过“内容”重要性的新元素。依据于各种网络关系圈,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能够发布元信息的“作者”,而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自我经营、自我管理的媒体概念。自媒体时代必然会导致众声喧哗的信息碎片化的局面。每一个参与者在进行评论、转发的过程中,必然也使元信息支离破碎。甚至是,元信息已经不再重要,每一次的参与就是一个对于元信息的篡改过程。
以上分析,是艺术批评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一个大背景和大前提,在传统的媒介时代,所谓的专业批评是由专业研究者、专业媒体,以及专业读者组成的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而在互联网的开放语境下,所谓“专业性”正在一点点被稀释,成为了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无边界话题。未来的艺术批评,可能不再像纸媒阶段那样,一篇文章就能决定着艺术史的走向;而且会出现由相关讨论而构成的意义场域。这些讨论可能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经由不同的平台来进行的,但是,超文本链接和信息搜索引擎的功能可以将这些碎片化的意义片段重新组成一个新的文本,并且,这个文本还具有开放式的可重新编辑的性质。这样,批评的文本将是不断被扩充和延展的,同时它的意义也会不断发生着转译和变异。
现在有很多年轻艺术家也已经将互联网的交互式的意义生成过程作为展览或作品的重要元素,在这里,互联网不仅意味着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形式。比方说,艺术家先提出一个概念,并将它放到互联网上,那么,这个作品的意义和形式就是在和网友(观众)不断进行交叉式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另外,现在绝大多数的艺术事件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传播扩散,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本身也是一个意义的再生成过程。
所以,在以数字技术和数字文化为基础的互联网时代,艺术批评在传统纸媒时代的封闭性、专业性、单向性、导向性将会被逐步改变,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开放性的交叉互动式的集体写作过程。这是一种集合众人智慧和个体观点的过程,所以,传统纸媒语境下的专业权威性也将会质疑和颠覆。也可以这么说,在互联网时代,通过超文本链接和超级媒体的方式所集结起来的是一个“超级大脑”的概念,传统意义上的个人经验和个人判断在这个超级大脑中只相当于一个微小的神经元。故此,也可以理解为在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去专业权威化的过程。
3、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背景而存在的数字化特征
数字化作为一种技术发展趋势已经逐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媒介、工具和交往方式,这些变化又转化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特征。这种特征,一方面成为了艺术的表现对象;另一方面,又影响到了艺术批评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
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普及化将会使诸多日常生活中的工具、设备和器具智能化;同时,还出现了很多只能在数字化技术的条件下才能成为现实的物品,比如现在已经非常普及了的智能手机,就是由传统手机和个人掌上电脑两个概念集合而成,指的是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第三方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但是,智能手机最根本的特征还不止于此。它的本质在于智能手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具有专门用途和功能的定型化的“产品”,而是一个思路和过程,也就是说,它是人类对于各种需求的概念的集合体。这样,就决定了智能手机是一个不断扩展和变化的概念,未来它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是一个未知数。
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在数字化的时代中,人类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人际交往的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也都极大地影响并改变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存在模式。
艺术批评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不管是从作为艺术批评对象的艺术作品在数字化时代下所发生的转化和变异,还是从数字化社会生存条件下新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和传播方式,都给艺术批评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新的可能性。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