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泽、张卿媛:创新不能迷失方向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11-29]
最近有许多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在尝试多种及多重的艺术表现手法,他们甚至提出否定艺术表现的平面化,过多地强调自我,强调形式、方式,可以看出其内心的狂躁。我认为这些人有反叛意识,也在反思,但在全球一体化和同步化的今天这种反思是落后于当代艺术发展的国际大形势,依然还是主观至上的,所以还需要再反思。其实关于这些问题是西方现当代艺术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有人提出,并成为当时的潮流。但是,在进入21世纪后,真正走在前沿的艺术家们开始回归,创造自然简洁的画面语言,传导新美学思想的核心旨意。平面作为学术课题是西方当代美学在其演进过程中始终伴随对艺术媒介的论证,形成具有自我批判精神的自律性艺术实践美学。当代艺术的平面意识作为美学意义中本质的媒介特征之一,越来越得到肯定与重视,当代架上绘画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语言阐释平面意识的回归,从平面走向简化的视觉意味状态,又从简化走向材料的原始物质状态。所以真正的艺术创新不是乱来,真正的艺术品应是将不可知的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没有了这些,那所谓的“艺术”就是堕落。
最近两个月接触了许多当代西方哲学家和美学家,他们现在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空间与心理状态,对大众美学精神内涵的追寻,是伴随着“本我”意识的崛起,在题材的大众化表现语言中折射出当下社会大众的特殊心理状态。当代西方在美学演进中呈现出一种内省式的发展,无论绘画语言的平面意识还是美学题材的大众意识与美学价值,正是这种在经济高速发展下带来的人们心理的紧张、生活空间的压缩、交流沟通的需要,在美学鉴赏上就反映出对质朴美与自然美的追求。当前严峻的生态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近百年来科技和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飞跃和可观的生产生活资源,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但是人与自然的分离使人往往不能及时地发现:人类的发展给自然带去多大的损害,工业化带来的潜伏的危机逐渐冒出水面,人类开始对自己应当抱着何种态度对待自然产生了疑惑,作为艺术家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这些问题,该如何认真的对待今天的艺术实践活动。
作为美学的集大成者,法国的杜夫海纳非常关注艺术实践活动,有许多关于艺术实践问题的精辟论述。他的基本美学思想是肯定审美感知是人与大自然创造力的独一无二的接触。在这种接触过程中大自然就像“人的母亲”那样敞开自己的胸怀。艺术是保持着人与自然的这种接触的唯一活动,这种接触建立在同世界的联系的感受上。在他看来,现代艺术存在着重大的矛盾和问题。人们尽管仍然尊重拉斐尔、拉辛等艺术家,但是拒绝效仿它们。 他认为:要融合普遍之中而又不失去自我。要承前启后而又能自成一家,这不是容易的事。当下有些艺术家为了创新而创作,在狂热的气氛中迷失了方向,更多地致力于行为,而不是他的作品,甚至粗制滥造的“行为作品”大量产生。在这种状况下,艺术怎么能是所有艺术家和美学家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另外,艺术品具有一定的结构,即它常常是被限定的东西。艺术品因为受到那种限定而成为艺术品。绘画艺术家不遵守这一限定时,必然产生拙劣的作品。因此,“限定”是艺术的核心。我们细细品味艺术史中的经典作品,就会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但是,仅仅提出“限定”这个概念还远远不够,关键问题是,成功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限定,应该如何去限定?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杜夫海纳看来,具有理想结构,经过成功限定的作品,就是蕴含深度的作品。这样的限定首先不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遥远,“异国情调和古色古香都不是深度的保证”。尽管,经典的艺术作品必然要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但是与其说杜夫海纳的深度理论是一种论证过去的理论,不如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理论,深刻揭示新产生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是其理论的根本存在意义所在。其次,成功艺术作品的限定也不是通过“隐蔽”来实现的。“隐蔽”意味着不透明、难以理解。但是,艺术作品的晦涩往往是相对于理性而言。例如杜夫海纳的“时间在闪闪发光,而梦是知识”这句诗,难以用理性思维解释,但是在艺术欣赏中,理解不再是解释,而是感觉。这时诗在我们身上就结出灿烂的果实。
如果说,遥远只是审美对象的深度的一种可有可无的符号,深度中的晦涩难懂对感觉来说又变成了透明的东西,那么审美对象的深度又在哪里呢?杜夫海纳认为艺术作品的深度源于它的内在性,这些构成作品深度的内部要素是艺术作品成功所必需的真正“限定”和必要条件,艺术价值的真正根源。在杜夫海纳看来,这种艺术作品内部相互“限定”的要素有两个,一个是以情感为主要内容的主体意识,另一个是作品中虚幻的“世界”。艺术作品是一个类似人类的“准主体”,具有完整性、独立性,甚至盎然勃发的生命力。意识是艺术作品的无尽性、深度与再现的世界的统一性的根本保证。在艺术作品中,意识外显为“世界”,我们通过外观“世界”体验意识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深邃思想。
另一方面意识和世界在审美对象中内在合为一体的同时却往往表现出一种否定的关系。意识的内容永远飘忽不定、不可琢磨,它只能有限的形象化,因此世界不等同于意识,不能完全的负载意识无穷无尽的内容,表现达到真实和完满的顶点的情感。另外,艺术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意识之所指的世界,是艺术的“瞄准物”,它真实存在却外在于意识。艺术作品中的世界,是意识之所是的世界,虚幻不实,不过内在于情感和意识,通过内在化和非现实化的转换使其更符合自然法则和道性。
艺术必然呈现出来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主体间性范畴建构——主体间性终极关怀的逻辑发展轨迹,这一思想发展轨迹囊括了人—物关系层面的审美经验维度、人—人关系层面的个体主体维度,以及人—自然层面的终极本源维度,这三大维度交汇成一种对“和”的主体间性诉求,从而在生存论的审美领域,展现了对人之本真生存与精神逍遥游的不懈追寻,探索了人类对自身与世界本源和谐之境的重返与回归之途,及其对人类在后现代语境下妥善处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所具有的重要的启示价值。
西方当代艺术的文化特质表现为对自然的强烈关注意识,并呈现出对当代美学的极度关注。现代艺术题材的观念化是因为绘画的叙事性与记录性特征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照相机的发明与普及所取代,对绘画是否还应具有社会美学意义甚至绘画平面性的争论不止,经历了现代主义的抽象形式化、立体化、行为化的追求后,艺术本体的回归使艺术家们更趋于关注当下的即时的大众的美学现象,更贴近大众的美学接受层面。如果我们创造的艺术与美学相去甚远,与时代的核心价值相去甚远,与艺术的本质价值相去甚远,那么只能说它不是艺术。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