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文谈中西方艺术:中西画的界限正在被打破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8-19]
2013文景艺文季 “阅读未来:回声”自8月12日开幕以来,活动场场爆满。昨天下午,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在上海思南公馆举办, 97岁高龄的艺术史大家迈克尔·苏立文,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对谈。尽管上海酷暑灼人,也阻挡不了读者的热情,这场中外名家的艺术交流精彩观点频出。
牛津大学荣休院士迈克尔·苏立文,是20世纪第一个系统地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西方人,被誉为 “20世纪美术领域的马可·波罗”。他是西方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的权威,研究成果被西方许多所大学作为美术类教材广泛使用。此前,凝聚其毕生心血的著作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 (上、下)由北京世纪文景出版。
上世纪40年代,苏立文以国际红十字会志愿者身份来到中国支援抗战。在中国,他不仅结识了后来与他相伴一生的中国妻子,还深深迷恋上中国艺术,苏立文讲述道,“在成都我第一次认识中国艺术家,有吴作人、丁聪、刘开渠、庞薰琹……”苏立文教关山月英文,关山月按 《芥子园画谱》教授他中国画技法;吴作人在他家阳台完成了《青海市集即景》的创作;庞薰琹拿出昂贵的油画颜料为苏立文夫人吴环绘制了一幅画像;丁聪、叶浅予、张大千等人向苏立文讲述游历边疆的见闻,并赠送他各类画作。得知苏立文对现代中国艺术的浓厚兴趣,素不相识的黄宾虹给苏立文寄送了一幅精巧的袖珍山水画。
苏立文回到英国后重新进入本科,学习艺术史,为研究中国艺术做准备,他的传奇经历,也使他成为西方世界撰写现代中国艺术史的不二人选。 1959年,当他的西方同行还认为现代中国艺术不是一个值得严肃对待的课题时,苏立文出版了简略的 《20世纪中国艺术》,也由此成为西方首位系统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的学者。此后,他的研究从20世纪中国美术延伸至整个中国艺术史, 《中国艺术导论》、 《中国山水画起源》、 《艺术中国》、 《东西方艺术的交流》等专著源源而出。1997年,又经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凝聚苏立文毕生心血的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英文版正式出版。在不断对自己著作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并与中文版译者书信往来,讨论中文版内容处理之后,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中文版今年终于面世。苏立文一再表达希望能倾听更多中国学者和读者的声音,“我们不得不问的问题是:中国学者和艺术家如何看待西方为理解中国艺术所做的努力?”他期待 “能够从博学的中国读者的建设性批评中获益”。作为一名最早将中国艺术传播到西方的艺术家,苏立文对中西方艺术怎么看?苏立文认为,关于中西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然而近代以来,中西画的界限正在逐渐被打破。 “曾经有一幅画,博物馆无法界定其应该是中国画还是西方画。”苏立文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时空、地域的差别正在逐渐模糊。今后,个体性的差异才是最主要的,因此年轻艺术家应该保持激情和自己的个性。
李磊评价苏立文 “具有田园式的考古精神”, “他有很强的自学精神,真正把自己投入到这个社会和所有真实发生的事件当中去吸取资料,归纳起来形成判断。”他特别提出, “随着信息交流越来越发达,我们这种时空的差异会减小,而个体的差异会显得更加的重要。下一个阶段,我们可能更多地去观察一个个体艺术家或者个体文化,他基于个人的经验所创作和提出的艺术作品和感受是不是能够感动大家,而不会过于注意它是发生在伦敦还是。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