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观点

陆蓉之:独立策展人的时代已是昨日黄花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4-19
艺术达人陆蓉之近日莅临广东美术馆,出席由她担任学术主持的“钱铃戈艺术作品展”开幕式。陆蓉之,国际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祖籍上海,母亲来自上海郁氏大家族,舅舅郁慕明是台湾现任新党党主席。她儿时师从匡时(张大千弟子),17岁时作一40米长卷水墨画《横贯公路》(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曾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求学。

陆蓉之最著名的身份是第一位华人女策展人,她将英文curator译为“策展人”引入国内,并策划过不少创新展览。其中,2011年举办的威尼斯平行展《未来通行证从亚洲到全球》是陆蓉之的封山之作。

在广州期间,陆蓉芝接受了南都记者专访。已迈入花甲之年的她,醒目的红发、潮流的服饰、踩高跟、刷微博,充满活力。访问完毕,她给记者一个大大的拥抱。

“独立策展人的时代over了”

上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策展人一词,鼻祖就是曾连任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的瑞士人赫拉德·史泽曼。陆蓉之于上世纪80年代首次将curator译成“策展人”,后来将这一概念引入台湾,接着才引入中国大陆。

记者:你现在精力旺盛,为什么选择退休?

陆蓉之:我继续做策展人是找麻烦。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不可能到主流美术馆干什么活,我的年龄也到了,我就干脆退休了。如果我现在40岁我一定想尽办法进主流美术馆,我一定想尽方法去工作,去占一个位置,去做事,绝对不会在外面乱晃。

记者:目前国内有种现象,大家都称自己是独立策展人,现在发展到艺术家也做策展人。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陆蓉之:对啊,所以弄得我对这个名词超级倒胃口。所以呢,干嘛我还要继续做策展人,都这么臭了,这个行业都弄得这么臭了,什么人都可以是策展人,我不要干了。但我不管别人的情况。我做展览都是义务类型的。如果有一天我堕落了,请你们带着棍子来打我。我真的很感谢上帝,命运给我那么多好的机会,我的生活不虞匮乏,在这么多大师的身边长大,见过我们时代的精彩人物的样子,有机会跟很多很棒的人学习,包括有机会追到傅申做我老公,就觉得我应该很满足,凡遇什么不好的事情,我都会以宽待的眼光去看待,因为他们一定有所不足才会如此。

记者:你怎样看待当今策展人?

陆蓉之:我真的认为独立策展人的时代over了,结束了。往后的中国,艺术的发展更多是由主流机构决定,中国的美术馆绝对会壮大,政府对文化的重视不是说说(而已)。现在的馆长都有企图心,跟以前不一样。目前还没发展起来,是因为(美术馆)收藏跟市场价值还没挂钩上,当中的利益也没挂钩。但那是迟早的事情,外面的人会主动跟美术馆联系,比如说某个藏家手上有很多赵无极的作品,他在画廊做有什么价值?当然和美术馆合作办展览,出钱让美术馆的人做研究。你等着瞧。那个时代已经来了。

记者:以广东为例,政府就没有资助多少钱在民营机构上。

陆蓉之:民营机构就要自己努力赚钱咯。现在西方(政府)也没有再在扶持谁,西方美术馆自己都穷死了,西方的政府也没有支持美术馆,连法国政府对美术馆的支持巨减,经费减到馆长落跑,都不想当馆长了因为他找不到钱。

记者:台湾策展人的情况怎样?

陆蓉之:台湾原先没有策展人的概念,也不知道这个行业的存在,大陆也不知道这个词的存在。“策展人”是我翻译过来的。现在,除了台湾美术馆自己的策展人在做展览之外,其他美术馆都很多,谢佩霓(高雄市立美术馆馆长)在高雄做得不错,她以前是公务员,现在做得很专业。台北美术馆换了黄海鸣,他是个很好的馆长,写艺评出身,也是教授。

记者:中国的策展制度、艺术市场的操作比较混乱,总是制造天价作品,我们应该怎样一步步地建立一种规范?

陆蓉之:我觉得,有理想的人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多努力一点吧,这样会有所改善的。没有什么要靠制度来解决问题,制度永远都是一种拘束。在制度的范围内,大家要有创意、要有想法。

西方人退场

“他们都炒不动了,不赶紧获利了结还能干什么?”

2011年4月,比利时藏家尤伦斯男爵在香港苏富比举行专场拍卖,抛售106件中国当代艺术品;去年,另一藏家乌利·希克将1463件中国当代艺术品半卖半捐赠给香港M +博物馆;几年前,英国著名当代艺术品收藏家查尔斯·萨奇表示拍卖他收藏的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品。

记者:外国藏家纷纷抛售中国当代艺术品,是无独有偶还是故意操盘?

陆蓉之:其实我在自己的传记也有写到这个事情。我是站在一个历史的角度看事情,中国当代艺术今天的状态是一个不正常的状态。当初中国打开国门,经济处在一个非常低的位置,没有精力也没有余力去管艺术品的市场,艺术家很穷,任何人买他们的作品所出的价钱,在他们来讲,都是可以接受的价钱。所以像乌利·希克、尤伦斯等一堆外国藏家、林明哲等台湾藏家,赶上千载难逢的机会以低价位买进这些作品。

他们,尤其是西方的一些买家,对市场操作娴熟,并没费多大力气就把这些中国艺术家的价钱炒到今天的这个位置。这种价位他们自己都进不了场,他们都炒不动了,不赶紧获利了结还能干什么?

过去中国当代艺术历史是西方人写的,西方人选的,他们告诉你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我们干嘛要信?历史不是一个人定天下的。

记者:既然是泡沫,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涌进拍卖行抢购?

陆蓉之:不完全是,有些人是立于不败之地,比如张晓刚。张晓刚是我见识到那一波里面最低调、最聪明的艺术家。尽管他也有助手,但不管在哪本拍卖图录、哪个展览,没有看到一张作品看起来不像张晓刚的,这就是聪明人。

记者:现在不少外国藏家转向印度艺术,说中国艺术没空间了。你怎样看待?

陆蓉之:我上次到纽约演讲,有个纽约女策展人对我说,你不觉得中国的当代艺术都是模仿西方的吗?我就跟她说你不觉得毕加索都是模仿非洲人吗?我继续问她你知道石涛、八大山人是谁吗?知道张大千是谁?齐白石是谁?这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你都不知道是谁,你有什么资格评论中国?他们这些人在中国获得巨大的利益,现在他们发现无法操纵市场,所以现在他们获利出局是可以理解的。

记者:“操纵市场”如何理解?

陆蓉之:中国藏家现在会听他们的吗?不会了,中国政府会听他们吗?不会了。而且他们现在走的路不是中国的正道,而且以中国来讲,中国的主流艺术(从)宋元明清到现在,比如中国的书画,会因为你们洋人的入侵就会灭绝在我们这一代吗?我们这一代会做那么数典忘祖的事吗?不可能啊。西方人不具备理解中国书画的条件,他们不够资料来理解、来评论,除非他们学习,他们懂(中国艺术)的人太少了。所以我认为中国历史当然自己写。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