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藏家论道

马未都提及稀世藏品再现:热河桌传人今在内蒙古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3-27



  在《百家讲坛》中,马未都先生曾提到一张万字锦地拼面画桌,相传其由紫檀和瘿木制成,桌面约用5000个细小木块手工镶嵌成连绵不断的卍字图案,其工大巧,其物弥珍。这种桌叫热河桌,其工艺有数百年历史。热河桌不止是一种桌子,它是一种工艺,这种属于清朝皇家的工艺几经辗转,在其创始工匠后人孟繁中手中再现。

孟繁中在呼和浩特市居住,3月11日,记者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沟子板村采访到他,也了解到热河桌风雨飘摇的历史。

重拾绝艺

得知记者前来采访,孟繁中的妻子孙果早在巷口等候。看到记者,她热情地和记者聊起来。“做家具的时候响声特别大,害怕吵到邻居,所以我们搬到稍偏僻的地方,人少些,方便干活。”走过一段泥泞土路,到了热河桌的制作“车间”,一个简易二楼,窄小的院落被建起来的砖瓦房填满,制作家具的材料和工具被孟繁中放在不同房间。

孟繁中站在“车间”门口,神情平静祥和,目光笃定倔强,“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工,这些家具都是以前做好的,现在没有成品。”

记者发现他的听力不好。孙果解释说:“他在年轻的时候落下的毛病。后来开始做家具,天天被机器吵,听力越来越差。”说罢,孙果嘱咐孟繁中带上助听器。

孟繁中坐在了一把万字锦地拼花木椅上,“1988年,我从赤峰经棚镇木器一厂调到了呼和浩特市钢木家具厂工作,单位转制后自己创业谋生。这期间我卖过餐桌椅,也在家装公司上过班,都在从事与家具相关的工作。”

他提到了热河桌近些年的历史,不胜唏嘘。他的父亲擅长热河桌工艺,也因为这层关系而在文革中被批斗还获罪,热河桌工艺就此不复。

2005年,孟繁中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山东人掌握了一种在树枝上雕刻的绝活,回想起年轻时向父亲学习过的热河桌工艺,重拾祖艺的想法在心中燃起。后来,他在一本鉴宝类杂志上看到,一名外国记者写了一篇关于热河桌的文章,还在文中质疑,这门工艺是否已经失传,“从那时候起,我就决定重做热河桌,让这门手艺继续传承,”他加强了语气,“那时候,我希望告诉那个外国记者,这门手艺还在,还有人传承。”

坎坷传承

热河桌工艺,是一种高超的镶嵌技术,是用小木条手工拼合,嵌成卍字纹做表面装饰实木家具的制作工艺。热河桌起源于清朝雍正初年,笃信佛教的雍正在圆明园内自己设计了卍字为造型的万字殿,后被称为“万方安和”。孟繁中说:“当时的雍正帝与现代领导人一样崇尚节俭。在修建圆明园时,他对大批名贵木材下脚料被扔掉感觉可惜,就命令工匠想办法充分利用这些废料。”当时,孟繁中的祖先孟传义是内务府造办处督造,他和工匠们反复研究,发明了用下脚料做成窄小木块、镶嵌出寓意祥和的卍字图案的工艺,这种工艺的制品拥有精美绝伦的饰面纹路,令雍正龙颜大悦。后来,孟传义参与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将这门手艺带到了当时的热河,时称热河桌工艺。这种工艺相当复杂,其使用也是皇室贵族的专利,风靡一时。

“红极一时的满蒙贵族家具在后来的传承上遇到了浩劫,”孟繁中回忆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烧毁了大部分热河桌。后来的日本军入侵,也在承德抢夺毁坏了很多当地热河桌作品。再一次就是文革时期破四旧,家中仅有的几件作品都被没收损坏了,我的父亲也因此受到了牵连。从此,家中没人再敢提到这门手艺。”

热河桌工艺传男不传女,不外传。孟繁中说:“我们历代传人都坚持传承,即使遭到迫害,也没有停止。文革结束后,父亲的身体逐渐好转,他开始传授我技艺。父亲还是受到文革的影响,只是传授我工艺流程,并没有让我制作。他只是希望这门手艺不要断送在他手里。”

其道艰深

孙果说:“这门手艺繁杂,对制作人的要求十分严格。老孟经常开玩笑说,做热河桌比刺绣还复杂,想要学会这门手艺,少说也得两三年。一套实木家具,做起来需要半年时间。”

万事开头难,仅凭少年时父亲传授的口诀和手艺,孟繁中想要恢复热河桌工艺看似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口传心授,熟练掌握其精髓,需要超出常人的记忆力和领悟能力,“和我父亲学手艺的时候,年纪还小,记忆力强,有些东西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在我刚开始制作的时候都可以记起来。”孟繁中说。

“热河桌从原料到后期成品,需要上百道工序才可以完成,主要包括烤、攒、占、算、嵌、磨、合等。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计算,算好木块的数量、力道、图案规律才可以顺利制作。”孟繁中在恢复制作的过程中,总结出“三准”:心准、眼准、手准。所谓心准,就是要记住拼嵌时的力道、纹路和木块数量;眼准就是能看出制作时力道、纹路和木块数量的变化;手准,就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最后达到丝毫不差的雕刻功夫。

业精于勤——孟繁中长时间与木头接触的结果是,他的皮肤变得粗糙,制作时留下的伤痕也十分醒目,为了重拾祖先留下的技艺,他无比投入。

孟繁中恢复热河桌工艺的第一件作品就是万字锦地拼面画桌。此前,他只是在电视上看马未都先生提起过,在北京观复博物馆,他真的看到了这件出自祖先之手的珍宝,“万字锦地拼面画桌,制作太复杂,至今只有两件珍藏于故宫和北京观复博物馆中。我看到观复博物馆那件藏品时非常激动。回到家后,我就寻思着恢复一件万字锦地拼面画桌。”材料、条件有限,孟繁中经过3年的反复揣摩研究,终于制作出万字锦地拼面画桌,并将这件作品陈列在家中。

不久,买主主动找上门,向他买走了这个画桌。老孟目睹祖先的技艺被今人所知并欣赏,十分有成就感。所以,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放下手中的工作开始研究热河桌工艺。功夫不负有心人,热河桌从最初的卍字图案,经过孟繁中研究,现在已有单连环卍字、九空卍字、莲花山、长城线、太极图、吉寿图等9种图案。据孟繁中介绍,其中三项曾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桌面设计专利,但可惜的是,因孟繁中没有继续缴纳专利费而最终废止。

引以为用

恢复了制作工艺之后,孟繁中的作品被很多人所知晓,精湛的手工艺作品,亲民的价格,令不少人来他家购买家具。“刚开始,我还不太乐意卖,因为当时的想法比较保守,总认为这是属于自己祖上传承的手艺,所以不想将这门手艺流传出去,”孟繁中还解释说,“一位开发商看到我家里做的家具十分喜欢,一下子买走了2套。起初他看到我不太乐意出售,就告诉我,只有走市场发展的道路才能将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下去。”孟繁中觉得他有道理,但还是迟迟没有着手去这样做,直到一位来自巴彦淖尔市的老板看出了热河桌的前景,想要和孟繁中合作,来到家中商量,条件让老孟提供技术,他出钱开拓市场。孟繁中说:“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后来我发现,这位老板并没有拿出钱来为热河桌工艺做宣传打市场,而是把这种工艺当成了一个圈钱的工具,志不同不相为谋,我后来拒绝了他,想要自己干!”起初,为了省钱,孟繁义把家里的简易二楼当作工作间,一边做一边出售家具。

在经营过程中,老孟遇到了困难,“制作热河桌需要使用各种名贵红木材料,我实在没有能力投入资金,只能靠朋友的引荐,有人订货才动工制作,自己再少量地做几件样品。”

为了热河桌工艺发扬光大,孟繁中打破了“手艺不外传”的规矩,招收了徒弟。他毫不保留地把所有的制作工艺都教给徒弟,他要让更多的人学会制作热河桌家具。

昔日藏在深闺无人识的热河桌工艺,如今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喜爱。令人欣慰,也更让孟繁中高兴的是,他的祖传工艺获得专业权威认可:2006年自治区文物鉴证委员会专家认为热河桌是地地道道的民间文化遗产,很有收藏价值;内蒙古书画家刘振雄在观察热河桌的工艺作品制作流程后大加赞赏并题字;2009年,孟繁中的热河桌工艺被列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现在热河桌的工艺发展单靠我一个人经营,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我的年纪也大了,力气也远不如从前了,我不想让老祖宗的手艺在我这里失传。我现在改变想法了,我希望各个城市的喜爱这门手艺的人都来向我学习热河桌工艺,争取让热河桌工艺遍布中国每个角落,让它变成带动就业的一门新职业。”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