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明馆主馆明年初开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1-12]
关闭了六年的新加坡文物馆,已经改建好。不久后,它将以“亚洲文明博物馆”主馆的崭新姿态出现。
屹立在新加坡河畔,傍着维多利亚剧院和旧国会大厦,旧新加坡文物馆这幢富殖民地色彩的白色建筑,像待嫁的新娘,正静静地准备进入生命的另一篇章。
关闭了六年的新加坡文物馆,已经改建好了。不久后,它将以“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崭新姿态出现。
白色的墙砖内,是1万4000平方米的展览和活动空间,面积超过两个足球场,为我们诉说新加坡各族祖先的故事。
现设于亚美尼亚街的亚洲文明博物馆将成为副馆,而改建成的新馆,将成为亚洲文明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即主馆。主馆面积比副馆大约3.5倍。
改建工程在1998年3月动工,多项设施已经完成。第一项公开活动,是亚洲文明馆与实践表演艺术学院联办,在讲堂举行的“日本艺术与文化”讲座,将在下周六举行。主馆推介会订在今年底,2003年初正式开幕。
扩建三个部分
耗资7160万元,历时三年的改建工程,究竟完成了什么?
郭勤逊说:“要将一座现成的建筑改建成博物馆,需要添加新的设施。幸运的是,原建筑旁边有几片小空地,可以添加小部分的扩建。”
除了地板的加固维修,以及翻新外,主馆还增加了三个扩建部分:
一、建筑后方:扩建新翼,作为大型展览物的起卸点。
二、建筑前部:将单层结构改建成三层楼,里头容纳多功能礼堂、咖啡座,以及一个182席位的地下讲堂。
三、在面向新加坡河的地方,加建餐厅区。
郭勤逊说:“我们在餐厅和旧建筑之间制造一种对比。采用全玻璃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美丽的河岸景色,另一方面,行人也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博物馆。既有实际作用,也有美学价值。”
目前已有两家餐馆在此营业。
展出与新加坡人相关文明
未来主馆会展出什么作品?
郭勤逊说:“我们的使命是展出和新加坡人有关的亚洲文明。重点是介绍文化,以及文化传播的历史。”
主馆启用后,将长期展出中国、印度、回教世界的文物,也就是新加坡各族祖先的文化。
郭勤逊也透露一些构想中的主题。比如,和中国文化有关的展览,可能以下列几个主题呈献:
●中国的皇朝制度:可能选某些朝代的一两个皇帝,通过他们的故事,集中表现中国皇朝政治与文化。
●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如何影响中国社会的组织、国家与家庭结构。
●中国宗教:除了介绍本土的道教,也解释外来的佛教。
●书生和商人的文化:介绍中国南部的社会文化。
此外,主馆也将举行短期的特定主题的展览,展出亚洲文化的其他内容。通过更换的短期展,吸引人们一再到博物馆参观。
亚洲文明馆馆长郭勤逊:策划让人自豪的展览
一般认为,新加坡文物馆当年是因参观人数太少而关闭。而且,参观者当中,本地人的比例非常小。比如,最后一项展出“宋元明文物展”,20万参观者中只有2万5000名新加坡人。
“前世”如此,“今生”如何对待参观者稀少的问题,避免历史重演?
对此,郭勤逊有不同看法。他说:“我不认为它是因为参观人数少才关闭。1989年,把原来的皇后坊大厦改建成文物馆,是贸工部、新加坡旅游局和文物馆的合作计划。当时,文物馆和中国政府签订了合约,主办五项展览。
“据我了解,通过门票收入,他们做到接近收支平衡。结束文物馆是因为合约完成了,毕竟他们不是博物馆,是专门为了那五项展览才设立的,主要目标是吸引游客。”
郭勤逊对于文物馆的展出水平,有非常高的评价。但是,他也指出文物馆的几个问题,其中一点是收费太高。“6元入门费,在当时是相当高的。”
他也认为,文物馆每一个展期是9个月到一年,太长了。此外,文物馆受到人力及物力局限,无法主办太多相关活动,也是参观者无法提高的原因之一。
“这个主馆有餐厅、咖啡座、礼堂、儿童中心、博物馆商店,也会主办和展出相关的活动吸引人群,希望可成为一个人群聚集的焦点。”
主馆的几项设备2月就会开放,让公众租用。租金订在1000元到2500元之间,极具竞争力。
门票肯定低于6元
郭勤逊从1994年开始接掌亚洲文明博物馆,了解主办活动的重要性。过去几年亚洲文明博物馆每年的参观人数在8万5000人到14万人之间,其中75%是本地人。
明年初主馆正式开幕,他形容为振奋人心的时刻:“世界上的亚洲美术博物馆很多,但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看亚洲的这些地方,我们可能是唯一一家。”
至于入门票,郭勤逊说:肯定低于6元。
“博物馆好比一项公共设施,它和人的生活品质有关系。生活在发达社会的人们,应该拥有一座优质的博物馆,就好比政府建滨海艺术中心,也让人们能够享受优质的生活,当然,你必须买票,但是它还是一种公共建设。
“我们还在起步阶段,巴黎有50座博物馆,我们只有几座。但重要的是质不是量。我们的藏品虽然不能和中国、印度相比,但这不表示我们不能保持高的水平,策划让人自豪的展览。
“要一个大家可以认同的,和自己的利益关连的博物馆。新加坡人可以骄傲地带朋友或是自己去参观,去学习自己和其他国人的文化。
“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前世今生
位于新加坡河畔的这座白色建筑,1864年为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而建,称作皇后坊大厦。从殖民地时期到独立后,这里曾是不同政府机关办公的地方。
1987年,这里是新加坡移民厅大厦,过后耗资1800万元维修成为新加坡文物馆。
1989年到1995年间,新加坡文物馆举行了11项大型展览,主要展出中国大陆、德国、约旦和香港的文物,尤其是中国历代文物展,吸引了16万到36万人次前往参观。
1998年,新加坡文物馆开始新的改建工程。亚洲文明博物馆主馆,将在2003年初正式开幕。
主馆小档案
⊙面积:14000平方公尺
⊙设备:10个展览厅(面积介于107平方米到497平方米);多功能礼堂(294平方米)、观景廊(498平方米)、前厅(284平方米)、讲堂(182席位)、博物馆商店、咖啡座、餐厅。
联合早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