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文化市场政策走向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1-09]
对于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现实来说,政府在整个经济运行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一种经济主体都无法起到的。因此,当我们试图对2002年文化市场的发展走势进行某种估价和判定的时候,政策走向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照。
加强监管,打击非法,为党的十六大召开创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今年对文化市场管理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加入WTO,这两件大事都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今年的管理工作要围绕着十六大召开创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为中心,按照文化部党组的要求,抓导向、抓重点、抓关键、抓实效。继续加大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力度,这既是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必然选择。因此,整顿规范工作不是短期行为,而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过程的始终。为此,音像市场、电子游戏、网吧以及歌舞娱乐场所仍将是我们的继续整顿规范的重点。
其中,在音像市场方面,围绕修改后的《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通过音像制品经营单位的重新审核和登记工作,实现调整结构,压缩总量的目标;积极研究音像制品网上经营和管理问题;严格执行《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履行中国政府加入WTO关于音像制品分销方面的承诺。同时,针对日益突出的盗版教材和盗版电影教片、大片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在演出市场方面,着重解决涉外演出审批项目尤其是港台进入内地演出审批项目中的倒卖批文,层层转包的问题。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不仅有助于垄断壁垒的打破,而且也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定位更加清晰——为全社会提供公平均等的发展机会。
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不仅体现为取消和下放部分审批项目,而且体现为在继续保留的审批项目上,精简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增强审批工作的透明度,使审批工作更加公正、公平、公开。在受到广泛关注的演出项目方面,实行全程审批公示制度,审批对象、审批标准、审批结果一律对外公开。
在歌舞娱乐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审批问题,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管理经验和教训,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使之科学化、规范化。
寻找和总结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加强文化市场基本制度和基本规范的建设,为文化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了路径保证。
通过制定文化市场各个门类的专项发展规划,加强文化市场基本制度和基本规范的建设。刘玉珠说,我们按照现代市场格局和产业形态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产业政策,引导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改变目前文化市场散滥小差、低水平、低层次恶性竞争的状态。
在演出市场方面,围绕艺术生产,积极推广制作人制、演出季制等基本制度,促进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社会化,鼓励民办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倡导艺术表演团体的跨院团、跨级别、跨地区合作甚至合并。围绕艺术经营,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行政级别和行政划层层设立演出公司的状况,鼓励有实力的演出公司跨地区兼并或者设立分支机构,适时推出文化经纪人管理办法,大力推行演出经纪人制度。在剧场经营环节,按照不同类别,在全国范围内组建相应的演出院线,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类巡演网络,推行分帐制、电脑联网售票制度,改变剧场坐地收租不思进取以及欺瞒票款现象。
文化娱乐市场要继续促进娱乐场所的大众化、开放式经营,尤其是发展面向老年人和青少年的健康文明的娱乐项目。逐步提高歌舞娱乐场所的审批条件,限制或取消那些小、乱、散、差的场所,提倡综合性多功能经营和特色经营,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之路。
在音像市场的市场准入方面,调整音像制品流通单位经济成分,允许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提高音像经营单位开办的资格标准和从业人员资质条件。在产业组织政策方面,积极扶持发展连锁经营,提高音像流通企业规模化、规范化经营水平,进一步加强对音像批发单位的整顿和管理。在产业结构政策上,巩固和扶持作为主渠道的连锁店、专营店、超市、大型商场和书店的音像经营以及电子商务,改变零售、出租点过多过滥过小的局面。
电影市场要继续推进院线制、电脑联网售票制度和星级影院评选制度,抓好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着力推进“2131”工程。提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方案。
加强艺术品市场监管力度,针对制假售假违法活动进行集中打击。要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健全画廊、拍卖公司和艺术博览会的运作规范。
(来自:中国文化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