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凯:中国美术现代性主要体现在艺术家"自觉"上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9-26]
北京9月25日电(记者 张中江)“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新书出版暨课题成果发布会24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
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由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成果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于9月24日至25日在中国美术馆召开,引发了诸多专家学者对于中国美术现代性研究的新一轮关注与讨论热潮。
在24日的课题成果新书发布会上,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现代性与中国文化自主性》、《自觉与中国现代性的探寻》三本论文集,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正式面世。
据介绍,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美术理论家与艺术家潘公凯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学术课题,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美术历程及其中涌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给20 世纪中国美术做出了明确的现代性定位,实现了为中国现代美术正名的学术目标。
在潘公凯及其课题组看来,中国美术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艺术家对20世纪中国特定的社会矛盾、民族危机和精神文化氛围以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加以应对的“自觉”上,艺术家对中国现代情境的“自觉”,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分界点。该课题将这种“自觉”看成是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标志。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对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作系统的梳理,并把“传统主义”、“融合主义”、“大众主义”和“西方主义”策略下的实践,理解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术形态。
该课题将“定位”和“正名”,视作20 世纪中国美术研究最基本的问题。定位,即在合适的框架中明确20 世纪中国美术的位置与性质;正名,即要对其作用和意义给予恰当和公允的评价。定位和正名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20 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就只能游离于全球性话语之外,最多只能作为西方现代性的边缘例证和多元点缀,成为中心的外围以及普遍性之下的特殊性。在这当中,正名是尤为关键的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为在21 世纪能够真正走出中国的风格气派并贡献于世界,课题致力于探索现代性情境中的百年中国美术如何摆正自身位置,确立自己在世界的现代美术演进中的地位。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