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华:“双年展”是城市的思想引擎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2-08-09]
——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办公室赴威尼斯考察报告
一、城市是“双年展”最大的受益者
从字面看,“双年展”就是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展览。但是,依据国际通常的理解,人们对双年展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界定:
它具有综合性,它是国际当代视觉艺术的综合展示,不是某个艺术门类的展览;
第二、它具有国际性,它是开放的,要符合国际惯例;
第三、它具有先锋性和实验性的,它的目标是要推出当代最活跃、最有发展潜力的艺术作品,推出最新的文化艺术成就;
第四、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要动员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企业、传媒、旅游和商贸、社会义工、市民大众,当然还有专业团体和个人的全面合作和参与。
综上所述,双年展的这些特点最后都落脚在城市,城市空间。一个成功双年展,它的标志就是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盛事、城市的文化狂欢节。
威尼斯就是世界上举办双年展最成功的案例之一,1893年4月19日,威尼斯政府颁布《设立一个国内艺术家作品展出的双年展机制》,这就是全世界双年展的开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它目前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艺术展览之一。
文艺复兴之后,威尼斯共和国成为当时欧洲的工商业中心和艺术中心,然而,随着18世纪拿破仑入侵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威尼斯出现了衰落的迹象。1894年首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推出,意味着威尼斯开始了从文化入手,重新争取它面向世界的发言权。
1948年,由于毕加索、康定斯基、米罗、达利和蒙德里安等一批划时代艺术巨匠的参与,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推向了世界当代艺术的最前沿。
1973年之后,威尼斯双年展进一步改组;1975年增设了国际建筑双年展;1998年,意大利政府立法承认威尼斯双年展的法定地位,将之列入国家级组织。
目前,威尼斯双年展涵盖了视觉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戏剧和电影六大领域。它与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德国卡赛尔文献展并列为世界三大视觉艺术展。由于双年展和其它文化活动,意大利始终保持着文化大国、创意大国、设计大国的地位,它在视觉艺术、设计等许多领域引领着世界的潮流。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和地区进入了一个竞相举办双年展的热潮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各地冠以“双年展”、“三年展”名称的,多达一千多个。无论是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城市,都愿意将主办国际双年展作为通向世界的主要桥梁。
目前比较重要的双年展还有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惠特尼双年展、里昂双年展、光州双年展、新加坡双年展;中国的有上海双年展、台北双年展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全球范围的双年展热潮呢?
随着冷战结束,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出现,过去意识形态的纷争变成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竞争。双年展作为一直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它实际成为城市之间的竞赛,成为不同城市制造文化艺术奇观,吸引跨国资本和人群,推动城市旅游观光业的发展一种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就城市而言,双年展成为带动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再生,争取成为全球城市,成为全球经济、金融、和文化链条中重要节点的竞争手段。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艺术家也参与到全球的艺术交流和对话中,中国艺术家参加国外双年展的经历让他们意识到,要推广本土当代艺术必须要参与国际对话,同时还要建立与普通公众的互动性关系,而双年展这一国际性的展览制度一方面能够争夺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一方面能够满足日益发达、活跃的城市公众的文化需求。
对中国城市而言,双年展不仅能提升文化和城市形象的国际影响力,也是城市文化心理上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在这个背景下,政府支持的大型双年展出现了,如上海双年展、北京国际双年展,以及后来的广东三年展、成都双年展、南京三年展等等。
二、威尼斯双年展可以成为深圳的借鉴和榜样
1、威尼斯政府高度重视双年展,它最大的成功,在于它有意识地通过一个高端的大型文化展会活动,将它和城市的长期发展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支柱型的城市文化产业,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引领性的作用。
目前威尼斯双年展是受意大利政府及国会的监督与支持,由威尼斯政府与非营利的基金会共同主办并接受民间赞助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
威尼斯双年展的最高决策机构由董事会组成,它的主要成员包括意大利国家文化部、威尼斯市长和所在大区的首长。
政府对威尼斯双年展投入一般都在全部经费的一半以上,例如,2010年建筑双年展的经费一半由政府负担,另一半则是民间基金的赞助。威尼斯双年展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几次大的转型也都是由政府主导进行策动的。
威尼斯的经验说明,只有在政府的引领下,集中整个城市的优势,让政府和社会机构、艺术家、学者、企业、公众共同形成合力,才能会聚世界的智慧,打造高端的思想空间,并随之带来相关的市场和产业,带来城市持续发展的可能。
2009年是欧洲经济不景气的一年,但却是威尼斯双年展的丰收年,这一年有超过375,000位观众参观展览,比2007年增加了18%。
2、威尼斯有一个行之有效,又能根据情况不断调整的双年展制度。
威尼斯双年展的组织架构由董事会、执行机构、评审委员会、和独立策展人团队四大版块组成。
根据这一组织架构,威尼斯双年展建立了完善的组织运行机制,有了这套机制的保证,无论展览怎样发展和变化,它在处理展览的各项具体事务方面,都有章可循,都有相对成熟稳定的应对措施和方法。
例如,双年展资金的筹措的管理、品牌运营和推广、执行团队建设和更替、展览作品评审、策展人的遴选、展览的宣传和推广等等,威尼斯双年展都有成熟和具体的制度。正是由于有制度保障,威尼斯双年展才能稳定、健康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品牌效应,产生持续放大的影响力。例如2009年,就有77个国家参与到威尼斯双年展的活动中。
3、双年展不只是办展览,而是推广城市、提升城市,促进城市整体发展,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像威尼斯这样一个古老、狭窄、基础设施已经陈旧、常年遭水淹的城市还能焕发出如此的魅力,还能在全球化的时代扮演国际的艺术领袖、文化领袖角色,还能常年吸引全球媒体的目光……
在世界范围内,历史悠久,古代遗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很多,为什么威尼斯会如此成功?
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威尼斯双年展。
在一个创意文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城市怎样才能吸引全球的目光,只能是文化;而且,不能只依凭古老的文化,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当代文化。一个城市只有在不断能够激发人类思想的活力,为人类精神世界不断奉献新成果的时候,才能真正得到全世界的尊重。
威尼斯双年展已经由艺术展逐步延伸为包括建筑、电影、表演、音乐等多种活动的综合性的文化活动,这些不同类别的展览交织、融合在每个年份和各个月份之中进行,使它处在当代文化艺术最前沿的位置,影响和左右了国际艺术发展进程和未来走向。
4、处理好双年展和城市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关系,是威尼斯双年展成为“百年老店”的重要原因。
从经济模型上看,威尼斯双年展采用的是政府和民间共同投入,由城市相关产业回收经济效益的基本模式。然而,双年展为威尼斯带来的直接效应并不是经济上的,而是它的国际品牌和影响力。
威尼斯文化产业、旅游、商业与双年展的关系并不是直接依附的关系。事实上,双年展是一个城市的高端文化的代表,它是带动性的,所以它是政府扶持的重点,它对城市经济的引领作用是无形的、间接的。
目前威尼斯形成了一个健全、可持续的双年展产业结构,这个结构是从商业、旅游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艺术收藏业依次升高的金字塔形态。双年展是非商业的,但它处在这个产业金字塔顶部。
三、深圳的双城双年展在国际上具有唯一性
与全球已有的一千多个双年展相比,深圳“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
城市和城市化作为研究对象,既突出了深圳特色,又具有普遍性,在国际双年展中独树一帜。
深圳双城双年展的定位是将城市和城市化问题作为它的永久主题。在这个主题下,广泛涉及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艺术等各个具体领域,用当代艺术和其它各种视觉艺术的手段,揭示城市问题,表达关于城市和建筑的最新思想和成果,探索城市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城市是目前全球各种社会、文化、艺术问题的焦点,人类迫切需要关于城市的智慧、解决城市问题的办法,这一切决定了双城双年展在未来的可能性。只要抓住了一个真正的好问题,它就有可能营造高端的话语平台,争取话语权力,成为这个领域的意见领袖,引领这个领域的未来方向。
2、深圳在哪些方面真正可能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从深圳的实际出发来看,双城双年展可以成为一个重点的突破方向。
深圳城市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建筑的快速增长,本身就是中国城市化过程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和代表;同时,深圳城市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等等,又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所以,深圳可能是最适合探索这个课题的城市之一。
在考虑如何在深圳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时,首先应该把这个品牌和自身特点结合在一起,把它和城市的未来发展密切捆绑在一起。
在大型展会方面,深圳目前存在两方面问题:
第一、已经有了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型展会,但是还不够高端,所谓高端是思想和学术的高端,能站在全球的高度,具有引领未来品质。
第二、目前深圳已有的大型会展活动基本以市场为依托的,属于交易、营销性质的,除此,深圳还需要一个非商业的,以思想碰撞、智慧交融为宗旨的大型会展活动为龙头,占据某一领域文化高度,具有面向世界的话语权。
从这个角度看双城双年展,深圳完全可以将它打造成具有很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重点会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它国际化、公益性、学术性、先锋性的品格。
3、深圳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双城双年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备了进一步提升的基础。
深圳市政府和市领导对双城双年展一直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特别是去年,将市民中心开辟为双年展的主展场,在市民和媒体舆论中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目前,双城双年展的组织结构与威尼斯双年展基本相似。双城双年展一直坚持了符合国际惯例的独立策展人制度,特别是2011年双城双年展邀请到国际著名策展人莱瑞担任总策展人,并在威尼斯通过国际公关公司组织了新闻发布会;美国《纽约时报》等数十家国际主流媒体对深圳双城双年展进行了报道,这些在国内双年展中是没有先例的。
当前双城双年展正在近一步完善制度设计,推行品牌运行战略,建设国际化的执行团队,2011年,深圳双城双年展将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4、“双城”是双城双年展的一个亮点,也是国际双年展中的孤例,通过双年展让两个城市联手打造国际文化品牌,是“一国两制”下非常重要的文化实践,它将对这两个城市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双城”的概念是从第二届开始提出并实施的,深圳关于“双城”的倡议得到了香港学术界、城市规划和建筑界的热烈响应。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每届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它由第二届“一个展览,两个主题”,发展到第三届“一个展览,一个主题”,它的未来还有很大的拓展的空间。随着“双城”构想和设计的不断深入,可以预料,双城双年展在国际双年展中将因为双城各自丰富的背景资源,会引起世界的关注。
五、让双城双年展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思想引擎
1、政府主导,明确目标和定位,让公益性的双城双年展成为重要的城市文化事件,让它成为深圳继续保持先锋性和创新性文化标志。
无论是国外和境外的经验都证明,政府是一个城市双年展是否成功的关键。双城双年展可以采用政府主导,借助社会、民间力量共同办展的模式。
深圳市政府可以让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公共艺术中心出面,对双城双年展进行名称、机构和商标的注册,解决它的永久性和合法性的问题。从深圳城市的未来发展考虑,我们需要的立足长远的是“百年大计”。
2、深圳应该对双城双年展进行重新规划,目前,应该把它和高交会、文博会并列,将它共同打造成为深圳会展方面的三大城市品牌;将来,应该以双年展为龙头,整合深圳其它文化艺术类活动,使之成为综合性的文化盛事。
目前,市政府除了应该继续作为双城双年展的主办单位外,还应争取国家建设部、文化部对双城双年展的认可和支持,应将它和深圳已有的高交会和文博会并列,成为三大展会。
随着双城双年展的发展,可学习威尼斯,衍生出设计双年展、艺术双年展、音乐节、影视节、戏剧节等等,不断将双城双年展的品牌衍生和扩大。
近年有国外学者提出“文化力”的概念,在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思想高度、话语权力、创造能力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双城双年展围绕城市问题所进行的国际性的探索和交流,有望成为引领未来城市发展的思想引擎。
3、在制度上解决双城双年展的展览经费问题。长远目标是建立公共艺术基金,解决双城双年展经费;近期方法,是利用现有宣传文化基金或政府其它费用,使其成为定期、定额的展览经费来源。
关于双年展,最佳的方式是建立一个专项的公共艺术基金解决经费问题。在基金会成立还需要较长时期筹备的情况下,目前最合理、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现有的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由该项基金代表政府为年双年展提供一千五百万元的展览经费,其它部分,通过双城双年展的品牌运营争取社会企业赞助。
目前,深圳双城双年展政府基本没有投入;深圳宣传文化基金承诺承担部分宣传费用,但数额有限。如果双城双年展只是继续维持企业赞助的方式,无法保障它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所以政府公共财政的基本投入,是双城双年展得以发展的保障。
4、加强双城双年展运行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组建优秀的专业项目机构和工作团队,完善双年展平台。
在这方面,双城双年展有许多工作要做:
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抓紧建设一整套关于双年展的制度和运行机制;
推进双城双年展基金的设立,目前而言,完善双年展品牌管理和赞助回报办法;
考虑双年展的永久性的展示基地和办公场地的建设;
将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双年展办公室建设成一只国际化的高效能的双年展执行团队,这个团队应该是流动的,在办展的过程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2010年12月21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