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历史和概念分歧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9-06]
中国当代美术界对抽象艺术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主要来自对抽象艺术历史和概念的解读。
一种观点认为:抽象艺术中国早已有之,从彩陶青铜图案开始,到书法篆刻、陶瓷织锦、玩石赏玉,中国自古以来,历代都有抽象艺术审美与创造的传统。
尽管“抽象”这个词是从西方经日本翻译传进中国的,但是,在中国本土艺术话语中,意象、大写意、超象(司空图的“超以象外”)、神品、逸品、“似与不似之间”都含有抽象的意味,类似抽象。超象甚至比抽象更接近抽象。西方的“抽象”原本是从具象中抽取与剥离出来的形象,还带有具象的痕迹,如毕加索的《牛的演变》和蒙德里安的《树》。后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绘画都预示着这个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尤其是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和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出现之后,抽象绘画进入到一个纯粹色彩与形式的阶段,形成抽象主义。此时的抽象绘画是绝对抽象,画面没有任何具象的痕迹,和具象构成绘画的两极。
我们当下讨论的抽象,一般都是指绝对的形式抽象,就是无任何具象痕迹的抽象。而作为大的抽象艺术概念,抽象绘画是包括“半抽象”绘画的,所谓半抽象绘画就是绘画中已经解构了完整的具象,但是还保留着具象的局部痕迹的绘画。或者尽管极端变形,但是仍然可以辨别出原形的绘画,都可以称之为半抽象。
在中国,彩陶中的图案,极大部分都是几何抽象,即纯粹的形式抽象。但是还有少部分鱼形、蛙形、鸟形的半抽象。尽管,在彩陶的几何抽象中,我们可以分辨出有些抽象是水纹、绳纹、筐纹的演变,有些甚至直接是鱼纹、鸟纹的演变,但是这种演变,恰巧是人类抽象艺术进化的途径,几乎和西方抽象艺术演变的途径与形式完全一致。中国最著名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就是具象到抽象演变的典型。彩陶艺术雄居中国历史3000—5000年,是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抽象艺术时代,当然这个时代属于全世界,因为全世界的彩陶时代都具有这个艺术特征而中国彩陶因为历史悠久、作品数量庞大、图案极其丰富精彩而着称于世。
彩陶之后的青铜,与青铜接壤的甲骨文,而后的书法、篆刻、织锦与陶瓷、玩玉与赏石、建筑与家具,无论是审美心理还是视觉形式,都雄辩地证明中国抽象艺术文化无处不在,渊源流长。所以,单凭“抽象”两字的出现时间来考证抽象艺术诞生过程,显然是“断章取义”不合常理的。太阳存在于人类诞生之前,而人类对太阳的命名丝毫不会改变它的存在历史,也不可能改变太阳的性质,如同抽象艺术,100年前的命名丝毫不会改变它与人类艺术同在5000年的漫长历史,也不会改变抽象艺术和人类生命方式的关系。我们说中国抽象艺术古已有之,并不是说只是中国有,而他国没有。真正的情况是抽象艺术全世界古已有之。抽象艺术历史和人类艺术历史一样漫长。只是在中国,5000年的文化历史最为完整,抽象艺术文化的历史也最为完整,从这个角度出发,强调中国抽象艺术文化在世界艺术文化历史中的优越性是完全有理由的。当我们检阅历史,看到我们的祖先在5000年前就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抽象艺术,在历经磨难之中,人类没有放弃对抽象艺术的审美与创造,这不仅仅是天赋秉承,还需要文化渊源、环境熏陶、人文精神与艺术格调的滋养。中国抽象艺术文化就是在东方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场域中绵绵不绝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抽象艺术是西方100年前,由塞尚发源,经由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野兽派发扬,最后由俄国人康定斯基首创,开辟了世界艺术历史的抽象艺术时代。西方的抽象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艺术,而是承载着西方文明进化的使命,是具有时代精神的现代主义绘画,因此,只有具有时代精神特征的抽象绘画才是真正的抽象艺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历代抽象元素都不具有这样的时代精神特质。中国古代只有类似抽象艺术的视觉元素,元素构成的是装饰图案,装饰图案是不具有思想与观念的,也不具有艺术精神,因此,那不叫抽象,只是装饰,因此都不能算是抽象艺术。抽象艺术只是西方美术史上的现代主义艺术,随着全世界当代艺术的崛起,抽象艺术已经过时,抽象艺术已经死了,现在中国再谈论发展抽象艺术已经毫无意义。
第二种观点在少部分学院艺术评论家中很流行。两种观点的分歧不是简单的审美区别,而是关系到抽象艺术本质的理解,至少涉及以下几个基本问题:一、抽象艺术的概念;二、什么是抽象艺术的精神;三、抽象艺术是形式重要还是观念重要;四、抽象艺术是艺术流派还是艺术方式(生命方式);五、抽象艺术和人的生命方式的关系是永恒的还是阶段的。
关于抽象艺术的概念
我对抽象艺术的定义理解是:非理性、非具象的纯粹视觉形式。非理性就是指作品的非主题、非逻辑、非思想、非观念,就是抽象艺术作品不表达人的明确的主观思想,社会观念。非具象就是排除一切经验中所具有的客观自然与生活物象。纯粹视觉形式就是有色彩、构成、点线面、细节、肌理、材料所组成的各种视觉造型。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