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名作赏析

版画铮铮骨气与鲁迅的文艺精神相晤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8-27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鲁迅

  版画之于中国,与鲁迅牵有直接的机缘。

  时光如驹,适逢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运动倡导者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鲁迅的面容”特展近日在杭州的浙江美术馆开展,这次活动也是对“2011中国版画年”主题的积极响应。除了单纯展现鲁迅肖像的“鲁迅的面容”,展览还有“直观鲁迅”、“从普罗到波普”两个板块,分别展出鲁迅收藏的中西艺术藏品和中国现当代版画以及“凯绥·珂勒惠支原作展”等经典作品。

  1931年8月17日,鲁迅在上海的一幢三层小楼里举办了为期6天的“木刻讲习会”,将珂勒惠支等欧洲艺术家的木刻介绍到中国,一场新兴木刻运动从此风起云涌。


  在鲁迅看来,新兴版画不只是一种绘画形式,同时也以其现实主义倾向承载着唤起民众、鼓舞斗志的功能。中国现代版画自诞生之日起,就浸染着鲁迅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和“普罗”革命思想,以艺术性与革命性高度统一的样态成为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文艺生力军,同时也成为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先锋力量。

  这是一次关于鲁迅的跨时空艺术对话。

  美术家赵延年1961年创作的木刻作品《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已成为经典。这个夏天,延年先生以87岁高龄再次步入讲堂,在“中国美术学院黑白木刻讲习班”和学子们重温、感悟鲁迅的面容——从美术的、文化的、社会的角度。中国美院版画系的学子们用整个暑假的时间,刻画出300幅各自心目中的鲁迅肖像,其中精品组合为一件作品陈列在“鲁迅的面容”展厅内,陈逸飞、吴作人、力群、伍必端等老一辈艺术家创作的经典鲁迅形象,以及众多当代艺术家对鲁迅面容的艺术理解,也以木刻、油画、水墨、素描等形式,与公众交流、对话。

  这是一次关于鲁迅的人文精神洗礼。人们通过图像作品、文物、文献等视觉信息,更深入地走进鲁迅丰富而深邃的内心世界,感悟依然鲜活的鲁迅精神。在当前错综多元的社会与文化生态之下,鲁迅的“现实性”和“批判性”精神得以追溯和阐发,其“本土化”、“大众化”的艺术思想和文化立场在一方展厅内穿越时空,涤荡人心。

  “鲁迅高悬于20世纪中国文化天空之上的面容,天然地具有被他本人所积极倡导的新兴木刻刀削斧劈一般的刻画勾勒效果。”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在其长文中写道:“在消费主义与波普艺术相伴而生的时代里,重视鲁迅的精神,就是呼唤普罗艺术的重新到来,用真正普罗的呼唤来激活文艺的创造与更新的力量。”

  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介绍,版画,由“能动”而“普世”,由“普世”而“现实”,再由“现实”进而“关怀现实”,这一意义的升华和价值的进阶,以及便于大众所实践的手段,正契合了鲁迅先生的社会理想和人文追求——树人,树立一种刚健质朴,具有独立人格,并可以不断被丰富、被提升的生命姿态,一树繁华、蔚然成林。

  鲁迅与版画别有情缘。早在“三味书屋”读书时,他就不断收集如《诗画舫》、《点石斋丛画》、《古今名人画谱》等有关绘画书籍,有时还饶有情致地“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除中国版画,鲁迅还大量收集外国版画原拓作品达2100多幅,涉及16个国家的200多位版画家。鲁迅堪称“中国版画收集第一人”。

  中国现代木刻版画的发生与勃兴离不开鲁迅的大力扶植。在1931年9月出版的《北斗》创刊号上,鲁迅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柔石等特意选刊了德国女版画家珂勒惠支木刻组画《战争》中的第一幅《牺牲》。他不遗余力地推崇、推广版画的创作和发展,对于“木刻青年”他更是有着理想和标准,从作品的细枝末节和内涵价值,悉心向青年创作者们提供建议、参考和警示。虽然鲁迅本人并没有拿起刻刀,从事木刻创作,但他那精准的文字,像刀斧一样锋利,披荆斩棘,为热情而质朴的版画青年开辟出一片沃土,使版画这门新兴的艺术在中国现代史上烙下深深的印记。

  正是在鲁迅的倡导与培育下,中国现代版画从诞生之日起,就不仅仅作为一种绘画门类被引进中国,而是作为一种应时代之所需的革命工具,以战斗的品质、现实主义的绘画精神挺立于“革命美术”的潮头,为中国革命事业和人文精神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鲁迅的文艺精神是基于深刻辩证、面向并服务普罗大众,充满独立、真实、战斗内涵的文化与实践品性。他重视文艺的审美作用,强调文艺的战斗精神和教育作用,他鄙视无病呻吟,斥责矫情作态,倡导真实表现和精神贯穿。他强调生活是文艺的源泉,文艺是生活的反映,正是由于鲁迅一以贯之的坚持与鼓呼,中国现代木刻版画才具有那样铮铮的骨气和鲜活的面容,成为中国文艺的一道入骨入髓的印迹。

  以此,在当下的社会和文化生态下,以版画特展的方式,重温鲁迅的面容及其精神,确有现实的意义。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