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对一位背对市场艺术家的精神探访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8-06]
一个画家如果太早进入市场,画卖得好,他就会不断重复自己,不会全心地去思考了。
这恐怕是当代中国绘画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不是很久没有振聋发聩的画作或那种令人觉得天地一新的人物出现了?但一边却是疯狂增长的书画天价频频冲入我们的耳鼓。我们的画坛正在千军万马地陷入市场。
我一直为“面对艺术背对市场”的主张寻找一位纯粹的奉行者,后来在奥地利的画坛找到了,他便是抽象主义绘画大师马克斯·魏勒。但找到他时,他已经死去。为此,我与他夫人伊雯·魏勒做过两次长谈,通过画家平生真正的知音——魏勒夫人的口述,记述了这位把整个生命融在调色板上而不去旁顾市场一眼的艺术家的人生故事。然而,我还是心怀遗憾,因为这个人究竟已经不在世上,我理想的人总不能都在天堂。
但这一次却补偿了我。魏勒夫人请我去看刚刚开幕的“马克斯·魏勒绘画展”,展览在大名鼎鼎的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据说这个展览分阶段地展示马克斯·魏勒全部的艺术历程。对于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来说,作品就是他本人,或者更能见证他精神的求索。因此,我把观看他此次画展作为对他的一种精神的探访——这便使我结束了对赫尔辛基访问的转天就搭飞机急匆匆赶往维也纳。
使我意外感兴趣的是魏勒夫人邀请这个画展的策展人、原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柯普先生陪同我观看展览。我知道,柯普是一位颇具思想力度的艺术批评家。我读过2005年他为在中国北京等地举办“奥地利新抽象绘画展”而出版的画集写的前言。那篇文章几乎是他铁杆地支持抽象绘画的一纸宣言。他的脑袋里条理清晰地装着完整的欧洲抽象画史。和他一起看画展,一定会使我另有收获。
柯普先生在介绍举办这次画展的初衷时,一开口就像抽象画家的律师,他强调上个世纪以来,随着传统的具象绘画的两大功能——记录与阐释已被现代科技包括照相术与媒体传播所替代,画家不可避免要重新确认绘画的本质,也必然会在传统的具象之外去寻找新的空间;于是,应运而生的抽象艺术使绘画“死而复生”并充满潜能。马克斯·魏勒正是身处在这个时代绘画何去何从之中的人物。在柯普看来,魏勒要么在具象中默默死去,要么在抽象中获得新生;这个展览正是想叫人们去看魏勒究竟怎样在抽象艺术中创造出自己来的。
一
策展这个概念必须认真说一说。
由作品研究获得发现性的成果,再将这有认识价值的研究结果还原到作品中,以展览的方式体现出来,这是当代西方艺术博物馆普遍使用的策展方法。
记得曾在慕尼黑的美术馆看过一次关于康定斯基的展览。分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康定斯基出现前的欧洲绘画;第二部分是康定斯基及同时代画家(这中间包括克利和蒙德里安等)的作品;第三部分是康定斯基之后的欧洲绘画。这一展览十分鲜明地突显出康定斯基给欧洲绘画带来什么及其在绘画史上划时代的意义。
这样办展览才是“策展”。“策展”需要思想与艺术的创见,而非低水平的作品陈列。严格地说,我们的美术馆和博物馆还缺乏这种策展人来策展。
此次马克斯·魏勒绘画展的策展同样清晰地体现这样一种深度的意图。它在魏勒各个时期绘画中挑选最具思考与探索意义的作品,有序地展开,使人一目了然地走进他一生曲曲折折却锲而不舍的艺术探求的主线,清楚看到他怎样从一种写实和具象的绘画,经过苦苦的自我磨砺,最终成为一位充满个人魅力的欧洲抽象艺术大师。
柯普先生用“压力”这个词汇,表述魏勒的绘画最初抛开具象而走向抽象的缘由。我问他:你认为,是为崛起于当时欧洲画坛的抽象主义崭新的潮流所迫,还是追求一种艺术时尚,抑或另有原因?柯普说,当时人们并不知道新兴的抽象绘画究竟落到什么结果;比如法国,上世纪前半叶相当一段时间还不被人们认可。但那时西方许多画家都在寻找一种全新的、甚至是国际化的艺术语言。这当然与二战之后正在迅速重构并充满社会活力的整个西方世界密切相关。而对于奥地利来说,在分离主义绘画以及克里姆特和席勒之后,画坛沉默着,似乎期待着一些新的夺目的面孔和响亮人物的出现。当然,魏勒不曾想过去担此大任。但是他从忽然来到眼前的抽象绘画中感觉到有一个巨大的空间可以走进去。
然而,新生的抽象绘画是困惑、艰难甚至孤单的。这因为审美习惯是人身上一种相当固执的存在。何况人的视觉认识原本就来自具象,绘画又是最根本的视觉艺术。可以说,人类的绘画一开始就是具象的,几千年没有变过;一直到“疯狂的变形”的毕加索也没离开具象的原点。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