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代山水画大家白雪石先生致敬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7-18]
四月二十五日,我突然接到的白玉华、白玉大姐发来的短信:“我父亲白雪石先生于4月22日去世,定于4月26日上午十点三十分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惊闻噩耗,悲痛不已。又一位受人敬仰和爱戴的师长离开了我们,又一位中国山水画大家离开了画坛。
其实,就在前一天我还与回校参加清华百年校庆活动的校友林学明等同学一起说道,自去年我国一代艺术大家张仃、吴冠中相继过世后,我国现当代中国山水画一代大家白雪石先生是清华美院最年长的一位了,他几乎是百岁老人了。我们相约,近期要与先生教过的同学一起去看望他。不想先生没有等到,悄无声息地走了。 先生离开了现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现场,放下了他一生从未放下过的画笔,淡淡地走了。
他的离去,让人感到与他豁人耳目的“白家山水”形成很大的反差,他创作的那些巨幅桂林山水杰作不知登上了多少高贵的厅堂馆所,典雅的门庭宅第,在多少媒体聚焦的现场,他的作品曾无限风光,让多少中外贵宾、专家学者和大众赞叹不已。可是,他退场却是“大音希声”,没有喧哗。伟大的艺术家总是那样平凡,淡然,“大象无形”。他把平民朴素、平凡的身份坚持到生命的最后。
八宝山殡仪馆——人生悲剧最后一幕的告别场所。先生那慈祥、温厚、淡然的笑容消失了,他的身躯和面庞凝固在殡仪馆悲泣和沉痛的告别哀乐中。先生还带着他的那幅黑色宽边眼镜。透过那副眼镜他不知看了多少美景,画了多少山水杰作?但此时,他却再也看不到所有与他道别的人们了。他在无情的沉寂中,与儿女子孙、亲朋好友及众多的学生们作悲泣的离别,他让沉重的人生悲剧之幕在模糊的泪水中永远落下。
白雪石先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著名教授,我国现当代美术界山水画坛一代艺术大家,德艺双馨的美术教育家。历任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山水画会会长。
先生1915年6月生于北京一个平民家庭,少年时代便以自己的艺术天赋闯入丹青生涯。家居京城让他得天独厚,但贫寒的家庭,曾让他为窥宫廷历代名家绘画,求得故宫门票,或投入笔墨纸砚,时常缩衣节食。他17岁时,师从花鸟画家赵梦朱学习没骨花鸟画,整日沉浸在故宫笔摹、心记、神会宋元时代画家真迹和意境,并徘徊市井各种展示绘画作品的场所观今人笔墨新意。他在青少年时代打下的中国绘画基础,通观古今之变的悟性,让他比别人更多的得到了优秀的民族绘画艺术的真谛。他初入艺道时日不长,但传统绘画功底扎实,18岁时便加入了当时北京画坛颇有影响的团体“湖社”。
1934年,年轻的白雪石便步入了启迪后学、为人师表的美术教育工作,在当时的北平上堂子小学任美术教员。他的天赋和艺术功底以及接人待物的秉性,深受著名山水画家梁树年先生的赏识,1935年他正式进入融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著名山水画家梁树年先生门下,全面研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专攻山水画技法和画论。在梁树年先生那,他得到了宋元各大家的艺术精华,南宗、北派山水之精粹,并崭露头角。他不是参加老师与同道的各种联展,便是举办个人画展,活跃在北京的画坛,渐渐显露出一个平民出身的画家的艺术才华。这期间他创作的《花鸟扇面》、《松下高士》、《双鹊图》、山水《剑阁凌云》、《秋江泛舟》代表作,不仅具有宋元绘画缜密与严谨的章法结构,而且还有至精微、观鸿蒙的笔意,与师古食而不化拉开了距离,流露出鲜明的古风新气象,为他日后严谨质朴,润泽灵透,飘逸秀美的笔墨风格奠定了基础。
1943年他为了专心致志艺术创作,辞去美术教育工作,从此,他步入了茫茫艺海,开始了漫长而又执着的中国山水画创新的探索之路;从此,他以绘画创作为生,承担起了沉重的家庭生活重任,走上职业画家之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又回到了美术教育工作岗位,在北京琉璃寺小学任教。教学之余,继续精研传统绘画艺术,并参加北京文艺界组织的绘画小组活动,开始重视绘画写生,学习新文艺理论,加深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在写生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实践,同时在作品中注重反映现实生活。1953年任北京四十八中学美术教师。重新加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 1955年为研究传统绘画艺术之变革,适应新的美术教育和创作的需要.同教育界画友,同去教师进修学院研习素描、水彩等西方绘画。1958年他被当时主持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的主任、著名艺术家卫天霖先生看重,调入该院任教,聘为山水画导师,1960年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改为北京艺术学院,他被聘为山水科第一位讲师。
新中国成立的十年间,他创作的人物画《把余粮卖给国家》、《把棉花拣净嗮干卖给国家》、《牧羊女》、《喂鱼》,以及花鸟《蒿菊双鸽》,山水风景《北京东单公园》《石钢在扩建》《昆明湖的秋天》等作品入选当时的各种展览,并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及《中国画》《美术》等重要杂志报刊发表,有些作品被国家收藏。从上述他的这些代表作可以明显地看出,新生活的召唤,让他将高古的笔意转向了现实新生活的探索,开始了从传统笔意到现实生活写生及新艺术理论的学习研究。他在继续研究传统绘画的同时,开始了西洋写实绘画的研习。他默默的以自己革新实践,坚守传统艺术的精神,笔墨紧随时代,回答了五十年代中国画大讨论“民族虚无主义的”的挑战,身体力行,积极投入“西洋绘画民族化,民族绘画现代化”的革新潮流。
1961年白雪石先生与画家吴镜汀、秦仲文先生赴山西黄土高原写生,创作《卦山书院》、《黄土高原》、人物画《收蓖麻》《燕山之秋》《兰村》。特别是1963年他与著名画家宋文治、陈大羽、张安治先生赴井冈山、庐山等地写生,回京后作品在北京联展,引起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作品《井冈山》、《沙洲坝毛主席故居》、《五老峰》等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64年,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撤并,更名中国音乐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点将卫天霖、吴冠中、白雪石、阿老等一批艺术大家一并调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这所艺术大家林立,融合古今中西,多元艺术流派共生,学术思想相互包容的学府,白雪石先生始终保持他平民艺术家的本色,以平和、谦虚、严谨为学的作风,诲人不倦、勤于耕耘、行胜于言的师长风范赢得了师生的尊敬。在这里,他默默耕耘,取众家之长,使他的艺术形式和笔墨风格终成大器,独成一派。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白雪石先生与很多前辈艺术大家一样,没有逃脱那场厄运,饱受了精神的创伤,被迫放下了画笔,下放到了河北农村劳动。
1972年已是“文革”后期,“红色主题”的表现仍是主流,诗意的风雪花月夜题材仍在冷宫。但这一年对于白雪石先生来说,应该是“白家山水”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时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为了给国家重要的接待场所钓鱼台国宾馆布置绘画艺术作品,白雪石先生奉国务院调令返京,与著名的艺术大家吴作人、李苦禅、梁树年为全国政协、国务院作画。这期间,他先后创作和发表了《漓江山影》、《北国风光》、《红旗渠》、《漓江烟雨》、《漓江春色》、《黄岳之秋》《太行夕照》《长城脚下幸福渠》《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等山水画作品。这些作品以清新的笔意,浪漫的情怀,新的章法和结构,为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画发展注入了现代气息和生机,影响一代画风,显示了一代山水画大家继承传统艺术精华,开拓创新的雄厚实力和创造智慧。这些作品也成为一个时代的艺术经典。也为后来他专攻桂林漓江题材,开创“白家山水”的艺术风格和笔墨样式起到重要铺垫的意义。
1973年他又应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邀请,首次赴桂林沿漓江两岸徒步旅行写生,从而拉开了他漓江山水系列创作的序幕。天工开物的鬼斧神工,让桂林漓江山水妙境横生,“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自然之境,如世外桃源。如诗如画的山水之美与白雪石先生胸壑的诗意相遇邂逅。桂林山水的秀美,漓江的神韵,云雾中的山山水水尽入他诗意怀抱,让他与这桂林的山,漓江的水,以及那如诗如画的兴坪、阳朔无法分离。他的“神与物游”,心与境移,天意的自然之美与他“心胸甲天下”的诗意之美合二为一,他与那自然之美的山水融为一体,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忘我创作佳境。在那,已近耳顺之年的他,焕发出年轻人的活力,创作热情被激发。他徒步漓江两岸近百日,写下漓江美景数百幅。桂林山色的空灵秀美,满目青山绿水、桃红柳绿、叠光映翠尽入他笔底。 “白家山水”的笔墨诗意形式和语言从他心底流出。
白雪石先生在桂林山水作品的创新探索中,加进了大山大水,改变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一般是大山小水,或高山飞瀑,小溪蜿蜒,潺潺流水的图式;他在视觉形式上融入西画地平线移动的透视意味和光色的关系,强化了画面的深远,丰富了传统绘画高远、平远,阔远的视觉语言;同时又引入大水映照山光云影,从而使山光水色一体,色与墨相互辉映,山峦云气虚实相生,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张力;特别是他不拘一格表现漓江之美的倒影和山光的笔法,破开了传统用笔的程式和皴法定势,使画面溢出了清新的生活诗意之气。1973年他为钓鱼台国宾馆创作的巨幅《漓江》,成功运用以大笔淡墨作山水倒影,让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他的创新代表作。当时,他应邀在全国政协礼堂首次展出了的数十幅漓江山水系列作品和数百幅速写,引起了文化艺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震动。
他的艺术风格和样式初露端倪。他对自然的敬畏,对艺术的虔诚,探索不怠的创新精神,让他放不下桂林山水,也割舍不去牵魂系情的漓江,上世纪七十代年至新世纪,他前后十三次赴桂林,踏遍漓江,再师造化,再悟漓江神韵和妙境,再赋诗意。在生活中,他的笔墨诗意不断深化,他的桂林山水精品大作不断问世。
1972年以来的几十年间,他应邀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中联部、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北京饭店、北京火车站等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创作丈二巨幅山水作品百余幅。其中巨幅山水《千峰竞秀》《云壑松声》《千峰竞秀 万枝抒情》《云海松涛》《古色春晖》等都是他杰出的代表作品,在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白雪石先生所做的漓江山水无论是经典的巨制,还是精美的盈尺小品,都有一股清秀明快,淡雅润泽,飘逸灵透,清新亮丽之气,他的笔法古朴、稳健,或点染、或皴泼,气聚神凝,笔随心动,技艺法度自然天成,成为唯真唯美“白家山水”笔墨样式和语言的典范。
70年代开始,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多次举办个人展览,还应邀数次在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国家多次将他的作品作为国礼送给外国首脑,国家美术馆和国外文化机构等也相继收藏他的作品。他的艺术创新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精神,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绘画作品所具有的民族性、人民审美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他一生忘我的艺术创新探索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奠定了白雪石先生一代山水画大家的地位,他独创的“白家山水”笔墨语言形式和风格,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山水的表现力和形式,而且推进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他为中国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绘画语言和形式是海内外中国现代山水创新的重要画的一个重要流派。几十年来,白雪石先生的作品和专辑在国内外新闻媒体和出版发行机构出版发行有几十种之多。特别是198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白雪石先生专著《中国画技法山水分册》,荣宝斋出版社等出版的《荣宝斋画谱白雪石绘山水部分》、《中国现代名家画谱白雪石》在社会上反响极大,创发行量之最,影响了几代山水画家。
现代中国绘画的学习路径一般来说有两条,一条是由师傅带徒弟,从中国传统绘画的临摹入手,进入传统绘画的语言形式和精神的深层,然后打出传统走向生活,另辟蹊径;另一条路是西式美术教育模式,从写生入手,然后进入中国传统语言形式和文化精神,而后再打出传统,独创一格。前者打入传统容易,后者真正进入传统都很难。这两条路,不管哪一条路径,一旦打入传统深境,要想打出来都是非常难的,没有胆识、没有勇气、没有毅力和孤独,是难以突破传统文化重围的。白雪石先生所走的艺术路径是前者。他说:“我用的是传统的方法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表现出来,写实生活。这条路子最难坚持,很难突破。好多人走不通,我坚持下来了。”
白雪石先生是从传统艺术中走出来的,也是现当代中山水画坛为数不多,能够打入传统艺术殿堂,带着传统艺术的精华,又能够打出传统,走入新生活,表现新生活,开门立派的一代山水画大家。他坚持行走活之路,把心灵融入自然;他坚持探索,以诗性的智慧解读传统文化精神,赋予传统绘画新意。
他观大自然造化之奥妙,体悟中国绘画艺术之精华,学习西画的长处,师古,而不拘泥于古人,师造化,而不拘泥于自然造化;他博采中国南宗北派画家之长,但不为众家之长所拖累;他以桂林漓江山水为主攻方向的同时,游走祖国南北,踏遍千山万水,寻尽奇峰,终得笔墨心源,为我国现当代中国画开出了新的样式和笔墨语言。他是现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精神的榜样。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白雪石先生在艺坛和社会已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1988年开始进入第七届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但他不为名利左右,为人处事总是低调,不擅张扬、喧哗。他纵有十分的成就,到他那,也往往变成三分或一分。
白雪石先生他崇尚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痴迷于山水画的创新,他对大自然和人类的文化精神都有着敬畏之心,因而他对艺术创作十分虔诚,心无旁骛,终身遨游在中国山水画的诗意境界和中国艺术精神探索之境,从不懈怠绘事,也从不叛离艺道,辛勤耕耘艺坛一生。他的生活淡泊、简朴,始终住在和平门那套陋室作画。他的挚友启功先生见之,欣然命笔书联一幅:“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一表他对白雪石先生的艺道和为人的敬意。从此,白先生书房兼画室的“何须斋”雅号由来,成为两位艺术大家神交的佳话。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纵观白先生的桂林漓江山水作品,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白家山水甲桂林”。因为,他把桂林的山山水水完全诗意化了。
他把一个人文之美的诗意桂林山水传遍天下。看白先生山水作品我们总是有高山仰止之感,他的人品和创新精神不断从作品中溢出。在祖国山水间忘我奔走了一生的白先生,他的画品即人品。他一生经历了无数风雨,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坦坦荡荡的做人,勤勤恳恳的工作,踏踏实实的作画,大公无私的奉献,严教儿女子孙,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白雪石先生一生都没有离开美术教育事业,他平易近人,言传身教,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他提携新人,使无数的艺道同仁和学生受益匪浅;他清淡、高雅、仁爱、博大、宽厚的人格境界体现了他高远的诗意胸怀。他一生的创造成就以及为国家和社会所做出的无私贡献,让我们肃然起敬。我想,只有高远诗意之境的人,心胸甲天下的人,他的艺术作品和创新精神将会与天地山水共存。白先生无愧自己的艺术人生,无愧“志于道”“游于艺”的仁者、智者、寿者。
他九十六岁高龄驾鹤仙去,他不悔人生。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现代山水画的探索和创新,献给了美术教育事业。他一生诗意的创造和杰出的成就以及为国家和社会所做出的无私贡献,让我们肃然起敬。
他描绘祖国壮丽山河和人间真情的诗意作品为人间留下了绚丽的瑰宝,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艺术精神财富,让后世享用不尽。
白先生虽然走了,但他的艺术探索和创新精神永存,他的人格境界与桂林山峦长青,与漓江碧水长流。
仰望白雪石先生飘逝的灵魂,我们致以深深的敬意。(作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卢新华)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