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名作赏析

蛋壳黑陶杯:古代制陶艺术的巅峰之作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7-14
  作为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由山东省博物馆收藏的蛋壳黑陶杯堪称山东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陶器,也是我国古代制陶艺术的巅峰之作。这类器物超薄的器壁如同蛋壳一般,因此素有“蛋壳黑陶”的美称。“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黑陶真的如描述中所说的那样吗?虽然这样的描述不免有夸张成分,但毋庸置疑的是,通过蛋壳黑陶杯,我们可以领略4000多年前黑陶制作工艺的极致之美。


  蛋壳黑陶杯

  □类别 黑陶

  □文物原属 新石器时代

  □文物现状 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栏目主持 齐书勤

  □主讲人 钟宁 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

  藏品简介

  黑陶极品薄如蛋壳

  山东省博物馆所藏的这款蛋壳黑陶杯,是龙山文化蛋壳黑陶器的典型代表,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陶杯口径11.2厘米,通高17.5厘米。器壁薄如蛋壳,由杯身和器柄底座两部分组成。杯身上部像一个浅盘,盘子中间是同心圆的圆环形状。圆柱形杯身套入粗壮的器柄底座内,杯身和底座粘合得天衣无缝,制作技艺美妙绝伦。整个陶杯体态轻盈,陶色纯黑有光泽,纹饰朴实无华。

  最著名的黑陶当属山东章丘的龙山黑陶和浙江的良渚黑陶,两地都是黑陶的发源地。而这款蛋壳黑陶正是出土于山东章丘的龙山文化遗址,属于黑陶极品中的极品。蛋壳黑陶以“薄”著称,是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蛋壳黑陶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纹饰较少,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空等几种。器形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单耳杯、高柄杯、鼎等,被世界各国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192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平陵城附近的断崖上,发现了数片漆黑、光亮,有的甚至薄如蛋壳的陶片,经考证,这些陶片竟是4500年前的先民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一发现立即轰动世界,揭开了考古史上划时代的一页。直到上世纪60年代,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出土了一批蛋壳陶,才使人们对蛋壳陶的真面目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原料来源

  黄河下游冲积平原

  黑陶源于我国古代的陶器,它的出现成为划分新石器时代前后期的重要标志,距今约5000年。黑陶是中原地区继彩陶文化后的一种文化,因最初发现于山东龙山,所以称龙山文化,被誉为“国宝”。黑陶文化即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黑陶采用黄河故道沉积淤泥为原料,经过风化、陈腐、砑光、阴干等十几道工序焙烧而成,故称“泥的艺术”,也称“火的艺术”。

  黑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在种类上分为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至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中国黑陶的制作工艺比原始彩陶更纯熟、精致、细腻和独特,早在瓷器产生之前约2000年,黑陶就已达到与后来的瓷器相媲美的工艺程度。黑陶选用的泥土来自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黄河在其流经的过程中所携带的大颗粒泥沙沉入河底,经过不断冲刷,流至其下游,因此它的深层泥土土质特别细腻、无沙、黏性大,而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在烧制中能产生纯黑均匀质感,适合于黑陶制作。由于黑陶的制作工艺即使在现在来说也是有很高难度,黑陶的产生因此代表了中国陶器制作工艺的最高峰。

  制作工艺

  熏烟渗碳载入史册

  龙山文化黑陶器不以装饰取胜,而以造型见长。它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空,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黑陶的造型千姿百态,以复杂造型为主,简单造型较少,但都端庄优美,质感细腻润泽,具有一种如珍珠般的柔雅沉静之美,欣赏价值极高。黑陶甚至还能像蛋壳一样薄,这一远古工艺使现代人叹为观止。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创造出这等连现代文明都无法企及的成果?这种高超的制陶工艺为何神秘失踪了长达4000多年?这是史学界的不解之谜,更是考古界和人类文明史上的千古之谜!

  黑陶的制作,早期以手制,用泥条盘筑法,其器胎较厚重,表面少光亮。到了山东龙山文化时期,已普遍采用轮制,加之陶窑的改进和封窑技术的掌握,使工艺有了极大提高。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制作一般采用快轮,其器型匀称、规整,做工精细,火候极高,质地坚硬。经研究表明,先人早在460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封窑渗碳技术,让弥漫在窑中的浓烟通过“熏烟渗碳”,将烟中的碳粒渗入坯体而使其呈黑色。龙山文化蛋壳黑陶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使用的陶泥全部是经过反复淘洗的细泥,陶胎内不见任何杂质,其质地细密,几乎没有渗水率。陶泥做好后,再经木炭烧制、出窑雕刻共十几道工序,最终才能烧制成一件黑陶。尤其是蛋壳陶杯,杯壁厚度均匀,最薄处仅为0.2—0.3毫米。胎体表面经长时间打磨,使石英云母绢云母等反光物质的颗粒顺着一个方向排列,对光线的反射由漫反射改为平行反射,使得器表熠熠发光。即使是现代化工艺发达的今天,研究人员模仿烧制如此轻薄的陶器也是相当困难的。黑陶的“熏烟渗碳法”被载入世界工艺美术史,到了现代,黑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收藏品、高档艺术品。

  当时用途

  富贵人家身份象征

  龙山文化时期蛋壳黑陶杯,多在墓中发现,但并非在普通规格的墓葬内发掘出土,而是出自较大型的墓葬。在墓中也往往是单独摆放,不与其他的随葬物品混杂,可见其地位显要。蛋壳黑陶杯的造型一般都是头重脚轻,器壁超薄易碎。因此推断这类器物不可能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应是龙山文化时期富贵人家享用的随葬礼器,而且极可能是一种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那就意味着当时社会已产生阶级分化而即将告别原始的蒙昧。可以说,蛋壳黑陶杯的出现,即已掀开文明的曙光。由于其应用范围大多为礼器,很少用于日用器皿,所以产量较少,却因此弥足珍贵。

  龙山文化黑陶器通体透射着黑色光泽,质感细腻温润,散发着高雅的气质和诱人的魅力,堪称绝代之作。它以其古朴典雅的特色和新颖别致的造型成为民族瑰宝,是古代陶艺的精华。

  失传之谜

  原料稀有难于制作

  关于龙山文化黑陶制作工艺失传之谜,目前国内专家众说不一。有一种观点认为:一种工艺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必然衰亡。由于黑陶制作工艺难度很大,且又是和平盛世的一种奢侈品,一经战乱或天灾,或失去市场,或艺人失传,再研究难度很大,这很可能是黑陶失传4000多年的重要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黑陶所用的陶土要求很高,一般黏土极易干裂,不易成功,这也是失传的原因之一。

  值得欣慰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诸城发现了烧制蛋壳杯的陶体匣钵,并由山东省博物馆的专家们试制陶杯成功后,极大地鼓舞了黑陶研究人员,不久,日照、济南的探索者也获得了成功。在舜的故乡,九台镇老梧村的农民马新友矢志于黑陶的研究,经多年努力,终于在上世纪90年代初获得成功。他不仅试制成功了精美的蛋壳陶杯,还研制出了鼎、爵、瓶、砚等30余种黑陶艺术品,在此基础上,他又研制出了红如朱砂、色泽鲜艳、质地细腻、独具特色的红陶产品,被誉为朱砂陶。虞舜曾为之做出过重大贡献的黑陶,经过4000多年的尘封,如今又在其故乡得到了传承和发展,重放异彩,这应当是一件值得我们庆幸的事。

  顺便说说

  蛋壳陶无法完全复制

  大约4000多年前,陶器的生产过程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非专业小规模烧造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生产能力的专业制陶群体。陶器从创烧开始只能烧制红陶产品,逐步向能够烧造灰陶、白陶、黑陶转化。陶器的装饰功能越来越强,精美程度也越来越高,黑陶制品的出现就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于器物审美的更高追求。经过砑光打磨、高温烧制、渗碳着色等工艺烧造出来的黑陶,具有前所未见乌黑发亮的金属光泽。大汶口文化时期黑陶的成功烧制,为蛋壳陶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谓“蛋壳陶”,是一种制作精致、造型小巧,外表漆黑黝亮、陶胎薄如鸡蛋壳的高柄杯,为龙山文化的一种代表性器物,是一种专为礼仪用的器皿,多见于较大型的墓葬中。蛋壳陶的质料全部是细泥质的黑陶,不含任何杂质。薄陶胎是制作工艺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最薄部位在盘口部分,薄者0.3毫米,个别薄至0.2毫米,一般在0.5毫米左右。柄部和底座因要承托上部重量,陶胎略有增厚,但常见也不超过1至2毫米。器身高度不超过25厘米,重量多数为50至70克。

  蛋壳陶对于现代人而言没有实用价值,因此,复制蛋壳陶自然不具有必然的现实意义。由于出土的蛋壳陶制品非常稀有,完整器物比历代官窑瓷器和元青花还要少,而且,出土的绝大部分器物是破损残缺的所谓“残器”。因此,研究价值、艺术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都大打折扣。目前,国内博物馆的馆藏蛋壳陶也缺乏精品,而且很少有完整器物陈展。许多残器由于修补不得法,无法还原其本来面貌,以至于无法给观众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能够得到任何一件蛋壳陶精品,都是国内外众多博物馆和收藏家们可遇而不可求的奢望,因此,蛋壳陶又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但是,现代人制作蛋壳陶的出发点与古人相去甚远,急功近利地去复制,其制成品与4500年前的真品无法比拟。古人

  制作一件蛋壳陶坯也许要花上数天的时间,他们可以不厌其烦地修饰打磨器物表面,精益求精地追求完美效果。因为工匠在蛋壳陶制品中倾注了他们对于氏族图腾、诸神和先祖们的全部情感和敬畏,他们是用心在侍奉氏族图腾、侍奉神明、侍奉先人,他们心无杂念、无所畏惧,而且延续了千百年的烧造技艺,只留给后人屈指可数的蛋壳陶实物遗存。因此,真正的蛋壳陶是无法被完全复制的。

  相关阅读

  黑陶的四大特点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黑陶的认识有着一句俗语:“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 “薄如纸”是形容龙山出土的蛋壳陶的陶体如同纸一样薄;“声如磬”是说黑陶在烧制后有一定的硬度,经过弹击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但镂空充分的陶,由于弹击后声音从镂空部分散掉,所以不会发出“如磬”之声,但仍可感受到陶的硬度;但“硬如瓷、亮如漆”有些言过其实,从硬度上讲,陶器与瓷器是有明显区别的,区别之一是制作原料的不同,陶器多为黏土所制,质地结构不够紧密,透气性强是其特点,而瓷结构较紧密;二是烧制温度不同,陶器烧制的温度一般在800至900摄氏度之间,有些硬陶烧制的温度也仅在1000摄氏度左右,而瓷器则在1200摄氏度以上、1400摄氏度左右,工业用瓷烧制的温度更高。由于烧制温度不同,陶器与瓷器的硬度明显不同,因此,“硬如瓷”用语不够准确。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其个性特点,陶器硬度不及瓷器,但瓷器的透气性却不及陶器,二者各有用处,从使用看也各有优点,既然二者不可相互替代,为什么一定要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 “亮如漆”或叫“明如镜”更是不知从何而来,据有关人员考证,龙山黑陶表面似乎涂了一层类似树脂的物质,表面较光亮,为何涂层至今也无定论。陶器与瓷器在视觉上的不同在于瓷明如镜,原因在于其表面有一层釉,陶器由于陶土质地松散,表面不施釉,因而没有“亮如漆”或“明如镜”的条件,特别是经过渗碳工序后,大量碳粒子渗入陶体及表面,呈乌黑亚光是其本性,只有施釉的陶器和烧后抛光的建水紫陶才有“明如镜”的特征,而不施釉的陶器是不具备“亮如漆”的特点的。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