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登陆新加坡系列访谈:收藏家乔志斌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1-18]
在拍卖场上 流过血,流过泪,流过汗
主持人:而且刚进来都要交学费,这个故事能不能讲一下?
乔志斌:交学费肯定交了,也是走了一些弯路,包括收中国画,赝品特别多,所以有的人一辈子收藏了一张画,到来了让人一鉴定是假的。包括我刚才在拍卖行拍的一些也有假的,现在来看有很多是假的。
主持人:有学术标准。
乔志斌:也不是学术标准,也是不好玩的地方,你自己没法完全说它真假,甚至艺术家自己也没法说,但是当代这一块真假还是没问题的,现在价值这么大以后,也有出现。我觉得我心态好,有的人一买假就不做这个事了,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当代艺术这块,刚开始你看不懂,很多人就觉得没有意思,我倒觉得特别有意思,你有一个认知的过程,比如通过你自己的收藏,比如说你认为它有价值。
主持人:在收藏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潜力?
乔志斌:我觉得很有意思。肯定是属于流过血,流过泪,流过汗,但是一直在成长就挺好的。
主持人:有艺术品经济人说在拍卖场上,有很多人真的是买过书画或者瓷器赝品,但是他们对当代艺术又不是特别喜欢,可是又没有办法,就一定要转向收藏当代的。在你接触的收藏的群体里面是不是好多人受过伤,没有办法只能转向当代,媒体报导说99%的人在玩99%的赝品,有可能比例会被夸大,但是这个规模还是很庞大的,它是一个很大的产业链。
乔志斌:特别大。当代没有问题,其实收藏还是一个挺个人的事,别人怎么样不是太重要,很多人伤了就不再碰了,或者很多想进入包括很有实力的,买到假的就不碰了。拍卖,我觉得反正,我最早也是在拍卖买东西,但是现在相对少了,我觉得那种状态,有人说当代艺术特别容易浮躁。
我买东西没有一个上限的概念 喜欢的就拿下
主持人:把你看不到的潜能都调动起来了。
乔志斌:你本身可能挺享受这个收藏艺术的,但是你到那儿多少,某个艺术家出了一个高价,你可能收藏了他的作品,你可能会很高兴,如果他出了一个很低价,你有收藏他的作品,你可能很失落,可能还是有一些浮躁,总的判断一些比较好。
主持人:看您有着相对成熟,相对温和的心态,在拍卖场上,也看到过不断竞价的买家,在这里不分男女,这种争夺性或者占有欲这样一种感觉调动起来,你是不是曾经有过?
乔志斌:是。
主持人:不停举牌是吗?
乔志斌:这种是有的,其实我买的东西也不知道到底值多少钱,你喜欢你就拿下,没有一个上限的概念,当然很多好玩的事,有一个特猛的,直接把牌直接钉墙上了,现在还有很多这种事,他们有些大的资本也很正常买高竞价的作品很正常,每个人路数不一样。
主持人:您是亲历者,总结一下在拍卖场不断的竞价的过程,让你用几个关健词的话,你会用哪些?
乔志斌:我不是特别熟拍卖,其实我也关心它的业态,会关注一些,你说拍卖市场关键词是什么?
主持人:竞价那种心理。
乔志斌:好多时候各种说法,你不管出牌快点慢点,然后大口的加价没有什么用,其实就是你的心理价位,如果专业的角度,有时候委托经纪人会理智的,他会有一个上限,到了多少就不能叫了,如果自己出钱的人,受现场的影响,我本来设想这么些钱,到了那个时候很容易就超出好多,跟钱没关系吧,任何事情只要自己开心就好了。
主持人:很多收藏家跟拍卖多少有过一些买卖的关系,但是我想通过您了解对有些事情的看法,现在国内拍卖公司不断的去鄂尔多斯、太原、厦门等等进行巡展,可能更亲近与实力消费群体挂钩的,在这里面拍卖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和我说,价值和价钱有时候已经并不完全等同了,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在这里面消费,可能由于不同的原因,这里面最大的根源是不是有热钱或者还是炒作?
乔志斌:进场时间不一样,我觉得你比如说股票十块钱的,现在涨到20块钱,你估计它能涨到30,但是你买肯定不愿意买,我个人觉得是这个。我也没花到热钱,我也不知道,关心艺术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觉得它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渠道,而且现在看趋势也跟以前不一样,以前买一点一点涨起来的。
主持人:原来是自己壮胆,现在所有人帮助你…
乔志斌:原来买几千块钱,现在一进场就想买高端的,这么贵的。可能理解不一样,有些人认为比如说在拍卖上就是市场行为,这个价格就是真实的,他反而觉得画廊更不一定是真实的,因为画廊是你标给我的价,从画廊看可能画廊觉得他那是真实的,拍卖的并不是真实的。
艺术品变现特别难
主持人:您对拍卖5.5亿的瓶子,你从什么角度分析它,它在艺术史上什么价值,国家的这种经济,包括某些与经济有关的,拍到3亿,5亿这样的事,你怎么看?
乔志斌:比如说他有什么目的,或者有什么道理,也不愿意说,我觉得但是从自身角度来讲别太想能有暴利砸到你头上,艺术品变现特别难,一个用时间来换,你可能放十年肯定涨了,包括是不是能买到很有价值的,所以这块整体因为经济实力强了,可能各方面好东西肯定是越来越多,但是你怎么界定哪个是好东西,有价值的?这两年特别火的,过了三五年时间就没了,我们也搞不清。因为它也有像时尚、流行的艺术,过两年可能就不流行了,可能你买了也不值钱了。
主持人:刚才聊了一些拍卖,我觉得您还是有一些自己的判断,现在还在拍卖买东西吗?
乔志斌:我现在不以在拍卖买东西为主,我还是跟画廊合作多一点,拍卖也有,但是不多,包括今年也去香港买了一些东西,觉得有些是你喜欢的艺术家早期的作品,现在在艺术家手里也没有了,出现自己喜欢的艺术家可能会去买。
主持人:从拍卖转换到画廊买作品,当然有的画廊艺术家独家代理,你去哪儿买东西,画廊专业的机制不断的给您推荐,或者介绍给您,买东西的都是比较有自己的判断的,当别人不断推荐一些好的艺术作品的时候,你的基本判断来自于什么?
乔志斌:这倒没有那么复杂,因为什么?还是已经建立起一些信任关系,挺长时间的,其实就像我每个月都在买。
主持人:买几件?
乔志斌:不一定。
买艺术品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主持人:您一年买东西要花出多少钱?先说2010年吧。
乔志斌:说钱数就俗了,买的还是挺开心的,刚才讲那个,我上次举例开玩笑,我们几个人坐在一起,我每月都在买,有的人说我每个星期都在买,然后一个大妈起来说我每天都在买,但是去超市?其实买艺术品就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了,定期的看展览,去看艺术家的工作室,有些时候真的是想买的东西挺多的,跟女孩购物也是一样,经常的会超预算什么的。12月份张晓刚的在今日美术馆的展览我也去了,而且张恩利在上海民生美术馆的展览我也去了,我也是持续的关注张恩利,他可能要做全球的巡展。我也买了一张他的作品,所以有时候也超预算,用明年的预算。
主持人:刚才我的问题你去画廊买东西的时候,会跟画廊的老板会进行哪些交易商的判断?为什么展览会把这种展品卖给你一件,为什么会?我觉得可能非常感兴趣的作品会很多,可能虚保价的也很多,我们知道很多大牌艺术家特别挑藏家的。
乔志斌:我是画廊的VIP,因为持续在买,可能觉得你也是比较靠谱的收藏家,这牵扯到前面没有拿出去卖,我们觉得你比较靠谱,还有一个跟艺术家的相处,考虑我也是展示出来,可能艺术家也挺高兴,包括我也经常借展。我觉得跟人交往也是互相的,而且好的画廊是这样,一开始就是这种感受,07年的时候去巴塞尔博览会,一个画廊看的东西赶紧交定金,赶紧要卖给你,在大画廊买东西,先不能卖给你,你现在先定这个,我要先问问你,可能会去调查一下,再看看你是什么人,然后再说可以卖给你,不一样的。我觉得你跟好的画廊合作,其实也帮你筛选,原则上不会有特别差的艺术家也确实很多艺术家不断有展览介绍给你看,第一我觉得为什么看这个博览会也是,对整体有一个认识,你看到很多,有时候你很容易说这个艺术家的作品很有意思,很聪明或者什么的,但是你一看这周围的,他原来学的谁谁的,所以你看了很多了,站得很高了,自然分辨出好坏了,你老喝的东西,稍微一喝差得,就知道这个不行。你看了很多,还有你跟个人趣味,生活经历有关,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东西了,自然的跟生活经历有关系。
主持人:为什么大家会愿意卖给乔志斌这样的收藏家作品,除了经济实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有脉络或者线索收藏有一个方向性的,就像一个画廊他也需要有自己的脉络和风格,我们一直在聊跟您收藏周边的这些观点,但是我们直接到主线,跟作品有关的?
乔志斌:没有特别理论上的,我觉得没到那个总结的时候,比如说很年轻艺术家做回顾展了,没到那个时候了,可能你收藏了十年了可能形成一个线索,根据你的品位形成了一个。如果你是德国的收藏家,你收什么都是对的,最后你收藏完了就都成了。现在来讲,因为我也太忙碌了,没有特别长的时间去思考,很多跟自己的生活经历,记忆有关的,我遇到这个艺术家我可能收藏了,也可能没遇到就没收,很多是机缘,其实艺术家成功也跟机缘有关系,可能有贵人的帮助。很多时候你到了一个城市,有机会看到这个艺术家的工作室。比如说我喜欢的艺术家,我去柏林,我去伦敦,我去艺术家的工作室,有些时候就是机缘,可能没碰到,你可能没那么迫切,你也觉得艺术家非常好,你没有跟他有交流,没有沟通,可能没有迫切,可能过两年再买。为什么他很多作品挑了这一件,可能与你的生活经历有关。过去我比较偏好立体的,其实最早我开始收雕塑,国内很多艺术家的雕塑都有,可能比较少,然后开始关注一些国际的,我没有特定的选择媒介,如果是好的艺术家什么作品都可以。
收藏是乐趣还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主持人:我想说,您不断在说,不断的在尝试,包括您的喜好越来越大,眼光越来越高了,这需要资金的支撑的,这是一方面。您也收藏这么久了,您心理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吗?
乔志斌:不清楚。没时间思考。你真正说以后什么样或者怎么样,其实我没必要去想,但是我很想着现在还是带来了很多乐趣,很多乐趣,包括我觉得比如很好的平衡,比如说你工作很忙碌,但是你又可以抽出时间去跟艺术家去交流,不是像在商业上的或者去看看艺术品或者去世界旅游什么的,去看艺术品,这特别好。比如说我以前没有收藏艺术品的时候,我也有能力出国,但是从来不会去,很忙碌了,为什么还去玩去。现在都会去,哪里都去。而且我觉得特别好,到一个城市去看美术馆,去看艺术家工作室,还能看收藏家特别好。比如说去看收藏家哪个地方不一样,你看他的收藏也能看到他的生活方式,非常好。我觉得很享受的。
主持人:通过一个人的收藏,或者通过他的着装,通过他喜欢的某一款东西,可以从侧面了解,像我们在台北有一个论坛,有一个日本的收藏家,我觉得他那个展会比较成功的在我看来,他谈到他父辈,他爷爷的收藏是什么样的,他自己也是在收,你会发现他收藏的东西与他从小的记忆有关系的。
乔志斌:肯定的。
主持人:您是不是有某一个情结?
乔志斌:肯定会有,有些时候没有那么长时间的思考,但是有些时候我上次收日本艺术家的作品,后来他那个画廊跟我讲你喜欢酷,他这么一说也觉得对。
主持人:我们有时候经常出去旅游,我通过旅游以后了解了自己,你会不会通过收藏艺术品,慢慢有一个参照物出现,然后通过它来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艺术品有没有提供这样的可能性?
乔志斌:还是提高了审美,因为你会想法不一样,比如说你去看很有个性的设计师设计的服装,你会看不同的东西,我觉得还是提高了审美,比方说听音乐,你可能年轻人的一些…就是各方面做一些实验性,或者创意的东西都会有。而且真正好的艺术家特别有意思的,聊天也好,都是特别有意思的。
主持人:我们在提到说好的艺术家,实际上好的艺术家来说,每个艺术家他个人对他的要求评价标准也不太一样,他要进入博物馆这是他的最高的使命,有些艺术家觉得我是拍卖场上最高明星这是我的拍卖明星,您会不会对艺术家的判断或者哪一种倾向?
乔志斌:你说的两条线,一条是学术的,一条是商业的,最后都会趋于比较一致,当然不是绝对的,比如说你学术特别高,商业本身相应高一些,如果你商业特别高,然后你学术上非常低,你最后可能会掉下来。你像讲的很多方面都是非常好的,你买到商业好的作品会非常踏实,商业特别成功的,是不是十年后还特别成功不知道。
主持人:商业和学术的标准,我们认为佩斯画廊、萨奇画廊等等,他会做商业的画廊,但是有的艺术家并不认可,可能有的画廊会认为不断的有生命力的,不断的发掘新的艺术家这样的画廊是非常重要的?
乔志斌:刚才举的例子都是顶尖的,说大家有自己的喜好、品位,其实我的画廊也有。但是我觉得就这几个画廊来讲,如果这几个画廊艺术家都有成功的,而且你签约一些大画廊有保证的,能一直能保持你的水准或者价格,但是比如说跟电影一样,这个片子很卖座,尤其像你们比如说很专业的人或者一些评论家可能就是被批评的,也很正常的,因为他要求更不一样,他可能觉得价值观或者什么,学者角度不一样,这联想到你收藏到底为了什么,为什么收藏?我觉得他们都是好画廊,艺术家也都是比较好的。他已经带给我那么多好处了,干吗不收呢?越来越有乐趣,比如说像你说我经济实力,为什么没到拍卖会去,就是没什么经济实力,我觉得还是一个长期的,不是说我今天高兴了要砸多少钱,我觉得有多少钱办多少钱的事,包括前一段跟文化协会办的展览,就看他们很有启发,他这么多年二三十年了收下来多好,多少钱有多少钱的玩法。
逛博览会是筛选之后再判断
主持人:我们提到收藏,您和博览会的关系,您也跟我们聊一下,在很多博览会上您也会看或者买一些东西,我觉得大家时间都很紧张,我们选择博览会的时候因为很多,我们可能会选几个,或者您也会只去几个,从对比来说的话,比如说欧洲、东南亚展会上,如果有限的时间,一年3—5个博览会你去哪个?
乔志斌:首选是巴塞尔,当然现在香港非常多,其他我觉得能看都看,包括这次新加坡博览会也是第一届,我觉得会搞的非常好,因为它很专业,起码上海第一届做的非常好,收藏看博览会非常重要的,你平时去画廊,看得多才有感触,你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但是博览会把所有的画廊集中在一起,尤其好的博览会,还有好的展览,也能帮你筛选,你多看,看完了之后自然就有判断。
主持人:在相对权威的选择基础里再进行选择?
乔志斌:对。
主持人:做其他事也是这样是吗?
乔志斌:我买东西也是那样,你到一个商场里面买某一方面的东西,我也愿意把所有都看完,当然你可能有自己的价位区间什么的,你把所有的看完了之后再去买,博览会也是一样,看完了再去买喜欢的
主持人:你去不同的博览会,所需不同,可能会去一些印度、日本、新加坡等等,你可能也是跑了很多,有经验了也会有取舍,跟您近期的收藏的趋向或者关注多一些?
乔志斌:我是这样,关注点还是在国内,但是现在开始收藏国际,印度我专门去看,也是艺术博览会,也是专门看了艺术家,喜欢的几个艺术家也是在持续的关注,说不定哪天就会收藏。博览会也不完全是说到了哪个国家看哪一个,还是整体看好作品,有些时候也不一定能买着,尤其在市场好的时候,你看到的时候已经全卖光了,因为他都有自己的VIP客户,甚至你稍微转一圈再回来看已经卖完了。我们以前去都是比VIP的时间还早一点,转一圈看哪一个跟人谈,那个当然不是说那么稀缺,当然有些时候包括现在,我觉得现在国外好很多了,都很重视国内的,非常重视,白立方现在也比较重视国内的。也要收一些国际的,全是中国的艺术家挺难沟通的,你没法交流。你去大阪看一个大牌艺术家的展览,我前面有一些经历,我可能会去问价格,销售会问你给我一个名字,人家看你是不是懂行的人,有的人就想询价,或者瞎了解,不是真正想买的,你得报人家觉得你是,人家才会报给你价钱,甚至会把销售经理喊过来跟你谈。
主持人:像刚才说这种白立方代理大牌子的艺术家比较有意识的,他们会香港或者台湾或者去哪里参加博览会,他们对这块的市场,对亚洲区的艺术家他们属于培养阶段,还是什么样的?
乔志斌:其实像新兴国家都挺重视,不仅仅是中国,比如说印度,甚至说阿拉伯国家,我觉得几方面,艺术家最小很大牌的艺术家,中国有我的作品,印度有我的作品,越多的人接受我,画廊的人也是,客户越多越好,也会像那种事态,像一些不太好的作品,或者他们那里不太好卖,比如说帮你挑出最好的,那是真正的尊重。这个东西,我跟他们打交道的过程,有一点点的体会…
主持人:还有一个,我是觉得很重要的展览,我不知道您赞不赞成营销策略,实际上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跟艺术家本身,跟收藏家,跟媒体在一个链条上不断运转的,目的性特别明确的,类似于特别有战略性的艺术家。
乔志斌:你要知道智慧,他能控制的事情,有的人也有的艺术家他能各方面把控的到。
主持人:你觉得这有什么大问题吗?
乔志斌:不是大问题。当然你去追不追高是你的问题那也是一种类型。甚至说有的时候开玩笑,比如说某某艺术家为什么那么贵,贵过齐白石了。他解释一下他的画,因为他认识的人比齐白石认识的人有钱。
收藏是一种眼光就像女人购物一样
主持人:我觉得收藏一个艺术家作品的时候,会不会考虑他的教育程度,当然最重要他的作品本身会不会考虑身边的政治关系、社会关系?
乔志斌:那个不太靠谱,尤其长期来讲不靠谱,我觉得很大程度上看他的展览经历或者收藏家或者某些收藏家收藏,可能比你刚才说的那些问题更重要,真的是说进到哪个美术馆这些。
主持人:您更看重的是,是不是这样的可能,收藏某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首先看作品,看某些人收藏过,是不是成为你某个阶段的标准?
乔志斌:我指的是那种美术馆的艺术品,因为有些东西你不会知道哪个收藏家手里,你不一定知道的。可能会说有一些美术馆收藏,当然很容易看到,还有那种经历,比如说你特想得到这个东西得不到。
主持人:收藏谈的更感性来点是一种因缘关系,很多艺术家收藏的古代把玩的石头,他觉得是运气,他一直想收藏石头,他也觉得石头也想找这个主人,你有这个同感吗?
乔志斌:没有,怎么说呢,如果它很好的艺术家,有一批作品,能够收藏是很好的,你也有可能挑的很不好的,但是起码是自己最喜欢的,有些像比如说像刚才讲的张晓刚都是成名艺术家了,我觉得都是有价值的。
主持人:近期在2011年有没有锁定几个大目标呢?
乔志斌:有些艺术家还会持续关注的,他们每批新作品都会去关注,还有很多艺术家,自己一直很喜欢的艺术家,一直在持续的在买。
主持人:年轻人有没有特别关注或者看好的?
乔志斌:我一直在持续收藏仇晓飞的作品,包括新加坡展览两件作品,博览会外面做了一个收藏家展位,一个是艾未未,一个小刘韡,基本上每年都去买。也会更宽泛的看一些国际的,包括年轻的,我一直在关注,我还是会关注一段时间的。不会一看到就去买,有些时候刚才讲了机缘也是,我前两年在上海生活过,上海好的艺术家基本上收藏了,比如说我四川很多年没去过了,就很少。这次年会正好在成都,我去看了,工作室让人很奢侈,非常棒,看了看,也看到一些非常好的艺术家,前段我去杭州,参加李青的婚礼,也看了一些杭州的艺术家,以前很难接触到,也确实很好,也是要关注的。所以市场冷静下来很好的,不像以前形势好的时候,有些艺术家没画,没得选或者没时间谈,现在你可以聊聊艺术选一选,年轻的也关注。因为我觉得你肯定是持续的收藏下去,你不可能你就是这波,可能过两年可能是更年轻的了,我觉得有点像梯队的,只要好的艺术家都收。但是稀缺性的不多,真正好的作品真的很难得的。
主持人:我觉得你现在还陶醉在那种自己特别有独到眼光,然后欣赏到一个东西,然后获取的那种收获感。
乔志斌:对。其实我觉得从08年以后,收藏都是特别开心的,都是觉得挺难得的,都挺开心。
主持人:也买了这么多,也聊了这么多,接下来有没有什么计划?把它作为一个比如说不在KTV展,或者做一个空间?
乔志斌:短期内没有,现在没想,甚至有的时候买到作品都忘了搁哪儿了,资料都没时间整理,没有时间去想,当然鼓励开一个美术馆什么的,我觉得不要先给自己那么多压力,太累,反正还有地方展示,以后谁知道,比方说你设在哪个城市,肯定会让它有一个好出处吧,甚至比如说举个例子放在MoMa,放在MoMa收藏,我觉得理解的意义不一样,先这么持续的下去就成了。我现在其实今年特别想做的事跟艺术有关的,想做一些公共艺术,或者说把一些好艺术品摆在城市里,我觉得可能对推动艺术挺有成就的,我觉得还是可以做。
主持人:我觉得这就特别好了,从经验上或者某些投资的收藏战略上或者从公共教育的角度是特别好的,因为我知道有一些藏家,有一些艺术家像雕塑什么的,特别喜欢做那种特别大的项目,但是这种项目像一个财团会支持,有的艺术家他的想法就想把作品完成,但是他的完成没有得到放,有的藏家用很少的资金做了这件事,然后回报特别大,然后在展示过程中又有新的创新。
乔志斌:我觉得从展览角度上应该没有那种获利的概念,但是也牵扯到政府很大的推动,艺术家很难跟艺术家打交道,帮着协调一些事情,肯定对城市也好等等,现在房地产公司有的在做,但是能不能做得特别好,或者能不能成也很难,我知道的一些大的房地产公司,像一些好的艺术家曝光,像一些国外艺术家曝光,国外的艺术家不愿意曝,曝过一次就没信了,好多艺术家选他的,PK什么的,本身的协调挺难的。
主持人:我们也期待您做更多的,跟公共有关的事,我觉得您一直还在探索视野特别大,可能在国外某一个领域还会花掉您很多的时间跟精力。
乔志斌:会,乐在其中。
主持人:谢谢!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